-
【医海撷英】“LiveShow”首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国产机器人手术直播
北大医院泌尿外科近日先后连续成功完成两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LiveShow”国产机器人手术直播首秀。谌诚主任医师受邀在2022年第八届北京医院前列腺癌国际论坛上进行了国产康多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直播首秀,这是目前已获国家NMPA注册证的国产内窥镜手术机器 详细»
-
【共绘壮丽西藏之画卷,书写最美人生第三极】援藏专家指导危重症救治,创造生命奇迹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危重症救治是医疗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北大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专家以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重,集中全院各学科的医疗资源,全力做好危重症救治工作,挽回了一个个生命,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近日,北大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挂 详细»
-
【临床故事】50余位专家守护、5次会诊、18天救治,感染性休克孕产妇转危为安
妊娠的健康风险伴随着孕期全程,除了关注胎儿生长发育之外,母体健康也需要倍加关注,因此孕产妇要定期产检,监测各项健康指标。前不久,一位未规律产检的孕产妇连续20天出现恶心呕吐而未引起重视,后续伴发肾盂肾炎导致脓毒症、难治性感染性休克,险些失去生命,在北大医院MDT多学科专 详细»
-
【世界压疮预防日】“大头宝宝”预防压疮知多少
“世界压疮预防日”定于每年的11月第3个星期四,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压疮的认识,积极防治压疮。2022年“世界压疮预防日”的时间为11月17日,我们来了解一下预防“大头宝宝”头部压疮的一些知识。宝宝自述:因为我的头比较大,阿姨都亲切的叫我“大头宝宝”。因为头大,我头部皮下 详细»
-
【荣誉殿堂】金红芳教授荣获“2022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9月,北京大学公布了2022年教学奖获奖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金红芳教授荣获“2022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的奖项宗旨,是本着“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奖励在教学中认真履职、积极投入、教学质量高、效果好的教师。金红芳教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 详细»
-
【荣誉殿堂】杜军保教授再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2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Top2%Scientists2022)的最新排名,北大医院儿科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杜军保再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据悉,全球前2%顶尖 详细»
-
【医海撷英】检验科、感染疾病科双双获评2022年度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
重点专科建设是公立医院医、教、研活动的重要基石,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近日,北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更进一步,2个学科获评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10月8日,检验科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建设类项目,感染疾 详细»
-
【医海撷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位列2021年北京地区医疗服务排行榜第三名, 多个重点专科排名前五
2022年10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1年北京地区医疗服务及重点专科评价报告》,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做了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北大医院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3名。在对医疗机构做整体性评价的同时,报告还对13个重点专科做 详细»
-
【临床故事】突破四大难关,为重度肌肉病少女取肾石
高难度手术!北大医院多学科协作,为重度肌肉病少女取出肾结石。10月17日,北大医院多学科团队精诚协作,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先后化解了心律失常、肺功能不全、重度营养不良等围术期风险,手术团队克服了重度骨骼畸形造成的器官解剖异位等困难,顺利为重症肌肉病患儿小依(化名)取出了肾 详细»
-
【临床故事】罕见DRESS综合征致休克,重症团队全力出击
三个月前,当北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见到高爷爷时,寒战高热的他正处于休克状态,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三个月后,当我们再次看到他时,老爷子精神抖擞,笑容灿烂。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惊险却温暖的故事。高龄老人休克病危打开高爷爷的病历记录,一个个危及生命的诊断更让人心惊:急性I型呼吸 详细»
-
【护理之窗】喜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团队荣获北京市“先进护理团队”
为加大护理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展现护士时代风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开展了2021-2022年度护理工作先进典型推荐遴选活动。经过前期筹备,北大医院作为西城区卫健委选拔评选后推荐的唯一护理团队,参加北京市卫健委组织的专家评议,最终荣 详细»
-
【医海撷英】泌尿外科李学松教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500例
金秋十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李学松教授达成了个人5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里程碑,借助该手术系统,李学松教授为患者带来了更精准的治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的目标添砖加瓦。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来,李学松教授带领团队创新性开展了 详细»
-
【荣誉殿堂】杨尹默教授团队获2022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
2022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经中国抗癌协会专业组评审(初评)、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终评)、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领导小组审定,通过了获奖项目共18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科普奖2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尹默教授团队获2022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参评 详细»
-
【医海撷英】无精症治疗新策略——显微取精技术
无精症患者若睾丸活检仍未见精子,也并非仅有供精一条路可走。这类朋友如果仍然有生育愿望,可以通过显微取精技术(Microdissectiontesticularspermextraction,Micro-TESE)来实现。必须要强调的是,具备丰富显微手术经验的医生对于手术 详细»
-
【荣誉殿堂】祝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五名医师荣获第八届“北京优秀医师”称号
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表彰首都地区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抗击新冠疫情,服务冬(残)奥会和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师,近日,北京医师协会举办了第八届北京优秀医师评选活动。经北大医院推荐,呼吸和 详细»
-
【科研动态】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出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
正值初秋,丰收的季节逐渐拉开帷幕。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公布了2021年度(生命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公示通知,北京大学6个实验室参与本次评估,其中北大医院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优秀”。2016年至2020年期间,慢性肾脏病(CKD)防 详细»
-
【临床故事】从小就跛行,一次手术改变了一生……
秋天来了,又是收获的季节。有人收获了事业财富,有人收获了学业进步,还有人收获了健康平安。当36岁的小刘走进北大医院骨科曹永平教授的诊室时,她的心情格外轻松。小刘是一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下肢跛行困扰了小刘30余年,由于从小就这样,她并没有想到此种状态能治疗。虽然 详细»
-
【我是“大”医生】2022百度健康致敬医者盛典举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荣获多项荣誉
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2022百度健康致敬医者盛典在北京举办,旨在向健康科普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表彰与颁奖。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国内顶级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等300名医疗卫生行业的政府领导、百度健康医 详细»
-
【临床故事】肿瘤侵入心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联手“拆弹”
在如火的七月,心脏外科收治了4例后腹膜肿瘤伴下腔静脉-右心房瘤栓的患者,分别代表了4种不同的手术策略和预后转归。玲婶因高血压于当地医院做腹部B超、增强CT和PET-CT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怀疑恶性肿瘤可能。这让玲婶无法承受。因此她慕名来到北大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泌尿外科 详细»
-
【荣誉殿堂】放射治疗科高献书和申文江教授获得人民名医荣誉称号
8月16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第五届人民名医盛典(原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演播厅举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高献书教授荣获“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放射治疗科申文江教授荣获“人民名医·特别致敬”奖。人民名医盛典是由人民日报社发起的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