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采用光动力法治疗一例食管癌复发患者
31年前罹患食管癌、接受了根治手术、术后历经47次放疗……今年62岁的浙江患者老林是不幸的,曾经的治疗过程不堪回首;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在全面围剿下癌魔一直偃旗息鼓,2017年虽也遭遇复发,但总算有惊无险,胃镜下微创完整切除了病灶,后续无需追加化疗。然而去年的复发十分棘手,发现时病灶已占据胃的3/4,疼痛、进食困难、进行性消瘦……病痛折磨得他不成人形。所幸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枫主任为他实施了食管癌光动力治疗,显著改善了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由于多年前食管癌术式的原因,老林的一部分胃腔被提至胸腔内,即所谓的胸腔胃,胃腔比正常人小。此次肿瘤复发,病灶很快就占据了本就不大的胃腔,病痛让他寝食难安。经人介绍,他来到刘枫主任的专家门诊。经全面评估与讨论,决定开展食管癌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疗法的核心是三元素——光源、氧气和光敏剂,即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肿瘤部位,使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组织中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病灶。与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段相比,光动力法更为微创精准、低毒安全、可反复、靶向性好、副作用小。该疗法对于食管管腔狭窄无法进食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尤为适宜。
患者治疗期间需全程避光,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经过周密准备,共同为患者在“治疗、转运、术后康复”等阶段提供了良好环境。治疗过程十分顺利,术后第二天便可饮水,术后第三天已可进食米汤。2020年6月接受第一次光动力疗法后,老林就已恢复到肿瘤复发前的饮食了。今年8月,他又来院接受了第二次光动力治疗,内镜检查显示肿瘤灶坏死剥脱,胸腔胃内的病灶明显缩小,病理诊断提示“腺癌”已转变为“高级别内瘤变”。他高兴地说:“这是一道希望之光,我真的很幸运,感谢十院的医生护士。”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针对消化系统癌症的内镜治疗手段,不仅对中晚期食管恶性肿瘤,对胆管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等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截至目前,内镜中心已成功开展数十例食管癌、胆管癌光动力治疗,今后消化内科与内镜中心医护团队将继续探索,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消化内科王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