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内科采用光动力法治疗一例食管癌复发患者
31年前罹患食管癌、接受了根治手术、术后历经47次放疗……今年62岁的浙江患者老林是不幸的,曾经的治疗过程不堪回首;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在全面围剿下癌魔一直偃旗息鼓,2017年虽也遭遇复发,但总算有惊无险,胃镜下微创完整切除了病灶,后续无需追加化疗。然而去年的复发十分棘手 详细»
-
沪藏心心相映—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为日喀则先心患儿爱心手术
9月29日是第22个世界心脏日,本届活动主题为“心心相映”。今天上午,一场爱心手术启动仪式在心内科远程会诊中心举行,十名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迎来新生。本次“点燃心希望上海在行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救治日喀则先心患儿公益项目由日喀则市卫健委、同济大学附属 详细»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救治包裹性腹膜硬化症合并不全肠梗阻患者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尹路教授团队日前成功救治了一例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合并不全肠梗阻患者。通过八个多小时的高难度手术,患者茅女士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生命得以延续。威胁茅女士健康与生命的包裹性腹膜硬化症是长期接受腹膜透析患者一种少见但凶险的并发 详细»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科普官在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中获佳绩
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承办的“第八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于2021年10月13日顺利召开。本届参赛科普作品共932项,经过两轮评审筛选,最终有17组参赛作品入围决赛。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创的以《“红豆薏仁粥”对祛 详细»
-
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设立肿瘤日间诊疗中心
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10月18日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肿瘤日间诊疗中心正式成立,秦环龙院长、范理宏书记偕班子成员、部分临床科室与职能部门代表出席中心揭牌仪式。从沪上最早设立的日间化疗病房之一到今天的日间诊疗中心,十院肿瘤学科对标国内国际先进诊疗模 详细»
-
肾内科医务人员在多个病例学术演讲比赛中获奖
在近日举办的两个病例学术演讲赛中,肾内科四名医务人员荣获奖项,展现了学科新生代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9月27日举行的“2021年上海市肾脏病学会病例学术演讲比赛”决赛中,一路过关斩将,从区赛、复赛中脱颖而出的薛闻、鲍慧医生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在10月5日由市医师协会肾脏 详细»
-
同济大学医学院学子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在10月15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级十院班汪磊团队项目EyeNKBT荣获金奖。EyeNKBT项目立足基础科学研发,依托同济大学临床视觉科学研究组(LCVS)发展而来,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类老年疾病提出了 详细»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青年获国家级医学影像专委会年会多个奖项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承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暨2021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长三角中西 详细»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五批援藏人才圆满完成光荣使命载誉凯旋
8月19日晚,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五批援藏人才、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彭文辉同志圆满完成光荣使命,载誉凯旋。院党委副书记余飞,组织干部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昌斌,内科党总支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徐亚伟和心内党支部书记李伟明偕部分科室同事前往接机。去年8月,彭文辉同志接棒上海市第 详细»
-
吕中伟教授荣获二〇二一年度上海医务工匠称号
由市医务工会组织评选的2021年“上海医务工匠”名单8月19日揭晓,25位来自沪上各级医疗机构的专家获此殊荣,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核医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吕中伟教授荣列其中。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甲状腺结节等疾病日益成为热点话题,听之任之与过度治疗均不可取。 详细»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新一批援疆人才急诊科陈华国医师启程赴疆
8月26日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陈华国同志作为新一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启程奔赴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与普外科蒋逊同志交接换防,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建工作。院党委副书记余飞、组织干部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昌斌、急诊感染党支部书记彭沪偕相关科室同事前往机场送行。 详细»
-
快速崛起——肠道微生态中心接连救治危重患者
结直肠病专科/肠道微生态中心近期接连救治多位疑难危重肠功能障碍患者,不仅帮助他们摆脱死神威胁,更显著提升了其生活质量。来自山东临沂和江苏东台两位患者的救治经历极具代表性,他们的新生见证了十院相关学科的快速崛起。来自山东临沂的女患者今年只有48岁,2016年底于北方某知名 详细»
-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成功救治林奇综合征患者
1998年、2012年、2015年,先后三次罹患结肠、十二指肠肿瘤,每次都是“大动干戈”的开放式手术,有一次还遭遇了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局部脂肪液化,不得不拆除缝合线清创……曾经的就医经历,让今年68岁的曹女士不堪回首。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她,医生在她肠道中第四次发现了 详细»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科普官获首届医生科普大赛三十强选手称号
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指导、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和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精诚奖——2021首届医生科普大赛(上海)”圆满落下帷幕。十院科普官、眼科高鹏医生荣获“三十强选手”称号。4月初,由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处在“十院科普官”群体中组织发动 详细»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申报项目获评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7月13日,由上海市医改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保局指导,解放日报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颁奖暨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申报的项目“病种支付方式改 详细»
-
满足个性化需求——骨科开设颈椎牵引特色门诊
长期伏案、电子产品使用无度、身体长时间处于不佳姿态、体育运动不足……种种不健康生活方式使得颈椎疾病发病率日益高企。为给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特别开设了颈椎牵引特色门诊。骨科贺石生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临床实践,形成了成熟的个性化颈椎牵引治疗体系。由贺 详细»
-
甲状腺中心为豆蔻年华患者切除巨大甲状腺结节
日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采用胸乳入路,成功为一名13岁患者实施了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切下的结节病灶直径近7厘米。豆蔻年华的患者琪琪(化名)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然而两年前体检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却成了她和家长的心病。初发现时结节直径约1.5厘米,考虑良 详细»
-
腹部外科疑难中心开展一例高难度全盆腔廓清术
三年前曾接受过宫颈癌手术,术后未遵医嘱随访诊治,浙江患者项女士为自己的疏忽大意付出了代价——肿瘤复发累及直肠、左侧输尿管、膀胱、阴道残端……不幸中的万幸,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腹部外科疑难病诊治中心尹路教授团队为她成功开展了高难度全盆腔廓清术,又一次击退了癌魔的气焰。项女士 详细»
-
三大学科协作切除一椎管内外和腹膜后巨大肿瘤
骨科张春林、神经外科陈先震与泌尿外科彭波三位教授率领各自团队,于日前联手完成了一台耗时七个多小时的复杂高难手术,为一名七旬患者完整切除了累及椎管内外和腹膜后的巨大肿瘤,且在移除病灶的同时保留了受肿瘤侵犯的局部神经、腰大肌以及输尿管等重要组织结构。患者张老先生平素身强体健 详细»
-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救治一危重腹部双瘘患者
腹部两个瘘口触目惊心,腹壁巨大皮肤缺损、伤口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腹腔感染,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日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腹部外科疑难病诊治中心承担巨大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为一名遭遇“双肿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从周密的术前准备到精细的术中操作,再到术后精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