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健康,从日常膳食营养开始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
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
7月25日至7月31日
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
今年的主题是:
“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
日常生活中
老年人应该如何做到营养搭配?
一起来看看吧~
一
一般老年人
(65-79岁的老年人群)
需要关注衰老所引起的食物摄取、消化吸收等功能的减退。在面对身体机能改变时,通过合理膳食,预防和延缓各类疾病的进展,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有以下3个核心推荐:
1
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大豆制品
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容易发生贫血、消瘦、肌肉流失加速等问题,使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而多种多样的食物则可以保证各类营养成分的获取。
2
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保持适宜体重
对于老年人来说,储备肌肉就是储备黄金。避免肌肉丢失,对维持身体活动和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户外活动、充足日照,有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健康。从长寿角度来说,将体重维持在微微超重的水平,可以更好地抵御疾病风险。
3
定期健康体检,预防营养缺乏
定期体检(至少每年1次),量血压、测血糖、称体重等,尽早发现健康问题,及时调整膳食营养,应对身体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二
高龄老人
(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
针对高龄老人,即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老年人的饮食,有以下两个重点提示:
1
食物优质、细软多样
保证营养摄入均衡
●
高龄老人的胃肠道消化能力减弱,且常伴有进食量减少。如何在减轻胃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能量和营养的均衡呢?
新版膳食指南建议选择优质、细软及多样的食物。鼓励高龄老人与家人、朋友一起进食,适当参加食物制备,融入家庭活动。吃好三餐,早餐1杯奶、1个蛋、1~2种主食;午餐及晚餐宜有1~2种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种豆制品。蔬菜及肉类应经常更换种类。
对于正餐摄入不足或早饱的老年人,可实行三餐两点或三餐三点制,适当加餐有助补充营养,可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等健康的食物加餐。高龄老人由于咀嚼、吞咽等功能下降,可多选择蒸、煮、烩等烹饪方式,将食物煮软烧烂,并将食材切小切碎,烹饪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2
坚持活动,补充营养
促进身心健康
●
高龄老人也应该坚持每天活动。卧床老人可进行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运动,如使用弹力球、弹力带等进行运动。研究已证实,抗阻运动不仅能提高高龄老年患者的躯体功能、增加肌肉力量,还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建议非卧床老人少坐多动,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结合平衡、有氧和抗阻运动,以延缓或减少肌肉萎缩。脑力活动同样重要,老人可进行阅读、下棋等益智活动,以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高龄老人更应监测营养状况,若出现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达到改善营养的目的。
三
老年人更应注意这些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嗅觉、味觉及消化功能逐渐减退,慢性病的发生逐渐增多。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症状在老年人群中发生较多,应做到如下饮食习惯:
1.用低钠盐代替正常食盐,不以达到味觉满意为食盐添加量。
2.糖尿病人群尽量避免食用粥类,增加粗粮摄入。做到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3.便秘患者宜粗忌精,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适度运动,适量补充益生菌。
来源:北京健康教育
责编:罗珠池、王智禄
初审:林晓曼
审核:郑守冰
审发:黄建军
|妇产科|急救中心|骨科|泌尿外科
|胸外科|心血管科|儿科|综合内科
胸外科|
胸外科|
|
普外科
|肾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神经内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眼科|功能科|
|
|
神经外科
风湿免疫科|
点科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