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心脏如何保护?
夏天到了,天气一热,各种“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心气浮躁”也跟着上线了!。
《黄帝内经》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易伤人体之阳。而心为阳脏,主阳气。中医认为心属火,夏亦属火,盛夏季节心气火旺,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天给心脏的4个暴击
01
心跳加快易烦躁
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情绪激动会让心跳加快,心跳加快也就会伴随着血液循环加快,这样会大大增加心脏的负担,进而诱发心脏疾病。
02
血压不稳睡眠差
炎热的天气很燥热,让人心慌,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03
血液粘稠出汗多
夏天气温很高,即使是晚间,空气中温度还是很高,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心血管易堵塞,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梗。
04
诱发心梗空调病
诱发心梗空调病
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心梗,特别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猝死风险增大。
夏季如何养护心脏?
不可过度贪凉
不要过度贪凉,比如吃大量冰镇类食物或者是喝过多的冷饮。或长时间处在空调室内,用冷水洗头发、洗脚、洗澡。
这些贪凉行为会使大量的寒气和湿气侵入体内,使得阳气被过度耗损。使得心血不足,心脏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在进入夏季的时候,室内温度不可过低,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即可。更不可以用冷水洗身体,也不可以食用生冷的食物。
注意补水
夏季气温高,很容易使人出现大量流汗现象,会使体液大量流失,从而导致阳气耗损。
一定要适当地多补充一些水分,但不能喝凉水,应该喝一些温热的水。
中午小睡一会
炎炎夏日,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
11时-13时是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补充睡眠,还可以起到增强体质,消除疲劳的作用。
饮食清淡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经常吃一些瘦肉、鱼类,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但要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
另外,夏季时要多喝一些粥类,温热粥类有着护阳的功效。比如可以喝一些百合粥、冬瓜粥或者是荷叶粥,可以加速人体的代谢和消化功能,并有利于心血管的保养.
适量运动益养心
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一般来说,养心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每个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锻炼,因为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高发、脑出血危险性最大的时间段,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
稳定情绪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对于大家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天气炎热,易使人烦躁、生气发怒,引起内火上升。
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动脉血管异常收缩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所以,在炎炎夏季,要有意识地稳定情绪,保持淡泊宁静心态。
柳铁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您身边贴心的健康管家
健康热线:8810115、8810567
编辑:韦庆丽、罗飞燕
审核:涂强、王荣莉
免责声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胆囊息肉知多少?
下一篇:冰箱里的“冷血杀手”--李斯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