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流感防治手册它来啦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流感季”
流感年年有
今年特别凶
最近好多“汕头娃”都中招了
那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
又该如何应对
“流感”≠“大号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流感
流感
起病急
体温常超过39℃
反复发热不退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形成流行
容易并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合并严重并发症时预后差
普通感冒
起病较缓
发热通常为低热
咳嗽、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
头痛、肌肉酸痛、极度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传播慢
哪些人最容易“中招”
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儿童更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65岁以上老年人;
特定慢性病患者;
免疫力低下群体;
肥胖群体;
孕妇。
娃不会表达
要怎么判断是否“中招”了
发烧
发烧
起病急,一般会烧3~5天,体温可高达39~40℃,可能出现怕冷、寒战、手脚冰凉、头痛等。
喉咙不舒服
喉咙不舒服
年纪较大的孩子会说喉咙干、痒、痛,而年纪较小的孩子可能表现为比较哭闹或者怕吃东西,尤其是固体类食物。
鼻塞打喷嚏
鼻塞打喷嚏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小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呼哧声、张口呼吸或打呼噜等。
咳嗽
咳嗽
大多是阵发性的,不是咳个不停。每次咳嗽声数可能不是很多,但会比较频繁,大多是干咳。
其他不适
其他不适
年纪较大的孩子可能会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年纪较小的孩子则容易表现为哭闹、粘人。另,年龄越小的孩子,症状往往越是不典型。满月前的宝宝较少得流感,但一旦得了流感,更容易合并肺炎、脓毒血症,显得嗜睡、拒奶、少哭、少动。
此次流感的特点是夏季流行季,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多为甲型流感,流行优势株为A(H3N2)亚型流感病毒。
1.学校为聚集性场所,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流感病毒容易传播;
2.儿童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从而罹患流感;3.儿童机体尚未发育健全,也是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的原因之一。
#
成年人
#
一般成年人可以自行在家服用便药,大多数可自愈。发热时可选用解热药物进行对症处理,考虑流感的患者,应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可缓解病症及缩短病程。但对于反复发热3天或者持续高热不退的患者,应及早就医。
#
儿童及老年人
#
儿童及老年人,如果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精神状态不好、胃口不好,就需要及时就医。
注:儿童如果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加快或者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嗜睡,或者哭闹不安、惊厥,持续高热不退,需要尽早就医。
现在赶紧来一针疫苗
有用吗
流感疫苗通过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对流感起到预防作用。一般建议每年10月底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需要2-4周的时间,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产生的抗体水平将在6-8个月后逐渐下降,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只要没有禁忌症,流感疫苗可以终生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后并不代表对流感病毒绝对免疫,但是接种流感疫苗后,即使得了流感,病情大多会比较轻,一般也不会出现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预防
增强体质:这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根本,适当补充营养,适当增加锻炼,减少或避免熬夜,才能使我们机体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流感,必须要注意个人卫生,因此,勤洗手非常重要。个人物品也应当及时清洗、晾晒。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注意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定期清洗空调。
适当隔离:家中如有流感患者,注意适当隔离,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常用物品如毛巾、水杯等应单独存放,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跟风囤奥司他韦有用吗
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对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它的功效包括:第一能缩短流感病程,第二能减轻流感症状、减少并发症。
奥司他韦用于流感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之内效果最佳。但如果超过48小时,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仍可考虑使用。
如果接触过流感患者,通过正确服用奥司他韦,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预防或治疗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更无法预防或治疗流感可能伴有的细菌感染。
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1岁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以及成人和≥13岁青少年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老年流感患者需要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正确服用奥司他韦。奥司他韦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也有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支气管炎、头痛、失眠、眩晕疲劳等,因此,使用奥司他韦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遵嘱服药,不可自己滥用药物。
舒家泽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研究室,目前担任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擅长肺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呼吸内科疾病的诊疗。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第一作者SCI文章2篇,核心期刊文章1篇。
汕大附一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微信订阅号:汕大附一院健康促进
微信小程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本公众号致力于科普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