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满养生调护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太阳达黄经60°,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从八卦太极图来看,小满对应夬卦,兑卦在上,乾卦在下,呈阳蒸阴成,雨落地面而为泽之意。此时五阳生,气温开始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民间说“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因此,小满开始,天气潮湿闷热,故要注意“未病先防,防热防湿”。夏季小满养生,应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护。
起居要养心助阳、调畅情志
1.关注心脏保养,重在“静心调神”。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与自然界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故“夏应心而养长”,其重点在于心脏的调护和情志的调节。夏季心阳最旺,当气温过高,人易处于烦躁、焦虑、闷闷不乐、脾气暴躁的情绪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负面的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阴阳失调,会诱发各种疾病的风险,特别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会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严重者发生猝死,所以在“小满”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保持愉悦的心情、神清气和,要静心调神,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做好“精神养生”,如散步、绘画、书法、下棋、种花、钓鱼等,平日可听舒缓轻音乐使心气平顺,平时可食用鱼腥草、莲子、百合等清心药膳。
2.晚睡早起,每日午休
立夏后,昼长夜短,要顺应自然规律,阳盛阴虚的时节变化,晚睡早起,午睡时间要适当增加,午睡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午睡以30分钟左右为佳,年龄越大,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1个小时,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空调下或风口处,以防感冒;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休时间可以听音乐、闭目养神半小时,静心调神。
小满过后,雨量增多,天气闷热潮湿,更容易滋生湿邪,脾“喜燥恶湿”,脾主运化,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湿邪易袭阴位,就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青壮年男性,肾阴肾阳正值旺盛之时,且有爱慕思虑之心,思之不可得,相火易动,常有手淫之习,加之饮食辛热炙煿之品,常化湿生热,湿由肾走,热由肝生,肝肾同源,湿热多流注于下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阴囊潮湿、遗精、早泄等症;治疗湿邪,当以健脾利湿为主,饮食方面,小满季节可以选择多吃清热利湿食物,如:薏苡仁、绿豆、黄瓜、西瓜等,少食肥甘滋腻、生湿助热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油炸熏烤食物及辣椒、虾及羊肉、狗肉等。
立夏之后,气温上升,人体阳气旺盛,所以在饮食方面,坚持“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具体饮食方面,宜多进稀食有利补养,补充维生素,补充水和无机盐,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少吃油腻、辛辣及上火的食物,避免助湿生痰,痰湿郁久化火,引发湿疹、水肿、妇女带下、痤疮、口腔溃疡、便秘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故应多食用清利湿热功效的药膳来预防湿邪致病。
夏季昼长夜短,是晨练的好时节,中医养生讲究“冬藏夏放”,意思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夏季就要加强锻炼身体,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更新。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由于夏季容易耗伤阴液,要及时补充水和消耗的能量,可适当饮用一些止渴生津的饮料,比如绿茶、绿豆汤、酸梅汤等。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非常重要的思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早在《周易》《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素问》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由此可见,若要做到“治未病”,就要顺时养生,知晓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早晚温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降温更明显,因此要避免六淫之邪乘虚而入,适时添加衣物避免感冒,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同时要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适当运动,注意保护身体阳气,保证睡眠时间,保持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小满时节宜清补,可以选择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清补之品,如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石斛、西洋参等中草药,宜用5~15g加入食材中进行煲汤、清蒸食用,药量可适当增减;也可少剂量单味泡水当茶饮,应避免用量过多,造成人体阴阳平衡失调,食用前可前来我院咨询。
供稿:龚小平
一审:龚雅倩
二审:常青
三审:葛从军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心血管病可防可治
下一篇:高血压健康防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