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德州市人民医院全力抢救猝不及防的急性病患者
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战场,56岁的张阿姨身体一向较为健康,近日却突发四肢无力、进行性呼吸困难,十几天后住进了EICU,在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下,最终脱离了危险。
格林巴利综合征猝不及防的急性病
前些日子,张阿姨受凉感冒后总是感觉四肢乏力,手脚像戴了手套和袜子,对刺激的感觉和触觉都有所降低,还伴有呼吸费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自己这是患了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一种神经细胞脱髓鞘病变,神经细胞脱髓鞘之后就不能正常的传导神经冲动,会导致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急诊ICU主治医师蔡海涛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严重的会出现肢体无力,最后累及呼吸肌群致呼吸衰竭。此病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早期不容易诊断,往往失去治疗的最佳时间。如果早期治疗,可能会在一个月内痊愈。如果病情延误,可能会危及生命,甚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入院后,张阿姨的病情逐渐加重,转入了德州市人民医院新建的临床科室——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这是省内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急诊ICU,同时也是德州市设备最先进、设施最完善、开展诊疗科目最全面的急诊ICU。在这里,张阿姨得到了良好的抢救、监护和治疗。
5次置换血浆病情逐渐好转
经急诊ICU医护团队商议后,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基础上,对张阿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共置换了5次血浆,同时配合激素、丙种球蛋白、神经营养药物等措施治疗12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四肢肌肉的力量逐渐恢复,目前已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还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当活动。
救回命,更救回来一个家庭。在这一例格林巴利病患救治中,急诊ICU、神经内科、输血科多个学科彼此协作,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成功的救治。德州市人民医院EICU的医护人员说,成就这场生命拉锯战的,是他们心中最简单的信念,回应患者那个最简单的诉求——“活下去”。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病,相关症状涉及多个脏器系统,对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蔡海涛介绍,与传统神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手段相比,对张阿姨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方式,效果明显,不仅大大缩短病程,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同时还避免了气管切开的风险,节省了治疗费用。蔡海涛提醒市民,如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院就诊,早期治疗。
优良医疗服务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生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阿姨住进的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于不久前成立,配备有先进的多功能吊塔、床边监护仪和多参数中心监护仪、无创呼吸机、心电图机、转运呼吸机、床旁彩超机等几十种专业医疗设备,能够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多方位的监测技术及脏器功能支持手段。
急诊ICU科室拥有编配合理并经过系统培训、业务能力强的医护人才梯队,对张阿姨进行床边24小时连续观察、监测、加强治疗与护理,捕捉到张阿姨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EICU主要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包括各种休克、中毒、严重创伤的抢救治疗、各类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肝肾功能等各种脏器衰竭、重症肺炎、重大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治疗等病人的治疗和管理。
急诊ICU科室的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德州市人民医院的急诊急救规范化、系统化水平再度提升,急诊规模扩大,急救体系进一步完善。EICU全体医护人员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