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ERCP微创治疗技术——“无创取石”
近日,德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采用ERCP微创治疗技术,成功为一位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取石。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指将内镜经口插入十二指肠,在X线的监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导入专用器械在诊断的基础上实施相应介入治疗的技术的总称。ERCP技术一直是诊断胆管、胰管病变的金标准,是现代胆胰疾病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ERCP是消化内镜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微创手术,因为其难度高,被比喻为消化内镜技术王冠上的明珠。
57岁李先生因进食“肉类”食物后突发急性上腹剧痛,遂就诊德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朱黎英主任接诊后,以“胆总管结石并胆总管扩张”将其收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朱黎英主任立即组织全科讨论:患者既往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手术,再次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操作难度大、风险高,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最终决定采取ERCP微创技术进行胆总管取石。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在麻醉科的积极配合下,由朱黎英主任医师、王洪斌副主任医师、孟锐主治医师、尹凯丽和柴琳琳护士同时上台完成手术。手术过程: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降段,可见憩室,乳头位于憩室中央,应用乳头切开刀配合导丝选插十二指肠乳头,造影显示胆总管中上段略扩张,宽约1.4cm,下段呈鼠尾样狭窄,胆总管上段近肝门可见1枚充盈缺损,呈类圆形,大小为10*6mm的充盈缺损,应用10mm扩张球囊逐级扩张,可见“蜂腰”逐渐消失,应用取石网篮成功套取结石拖拽出乳头,取石球囊封堵造影观察无充盈缺损残留,沿导丝置入弯头鼻胆管,引流通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完成口鼻交换。患者术后腹痛完全缓解,无出血、穿孔、感染及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引流2天后拔除鼻胆管,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ERCP在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由诊断转变为治疗手段,对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不明原因的黄疸、壶腹癌、胰腺癌等多种胆胰疾病提供了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此次消化科及内镜室在周连泉主任、朱黎英主任带领下为患者进行性了ERCP下的胆总管取石术,填补了德州市人民医院在此项技术的空白。胆胰疾病具有复杂、风险大、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此次ERCP技术成功开展,为胆胰疾病内镜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在胆胰疑难疾病的诊治中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朱黎英主任表示此项技术的开展离不开院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为我们提供了专用的ERCPX线机(西门子的移动式中型C臂),为我们内镜下的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借此我们不但可以进行ERCP下的各种操作,还可以进行X和内镜结合下的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支架(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置入、肠梗阻导管的置入、消化道改道术后的鼻肠营养管的置入等各种操作。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发挥我们内镜的优势,还可以保症手术的安全。
最后,朱主任悉心教诲我们年轻医生不但要苦练内镜手技,还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证及围手术期的全程管理。时刻要牢记:最不能从ERCP中获益者,最容易发生并发症。告诉我们不要惧怕射线,要谨记医者仁心的责任,负重前行,做新时代的消化铅医人,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