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为“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海慈医疗集团心脏中心心血管三科(全科医学科)李正光主任提醒,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约23.2%,高血压发病率高,市民需要重视做好防治。
高血压对人体脏器的损害,一是通过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大动脉,造成动脉硬化狭窄,从而引起心、脑、肾等的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如心绞痛、脑梗死等。二是过高的血压直接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负荷过重,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脑病等。如果血压是短期内急剧升高,还可直接造成导些重要动脉的撕裂、小动脉的破裂出血,发生动脉夹层、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人体死亡。
临床证据表明收缩压每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46mmHg,35年内脑卒中减少38%、冠心病减少16%、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事件减少20%,心衰减少50%以上,高危患者获益更为明显。血压达标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减缓这些心脑肾并发生的发生和发展,不同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目标不同:
(1)一般高血压患者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
(2)老年高血压
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150/90mmHg。
(3)特殊患者
妊娠高血压患者<150/100mmHg;
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为<140/90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准备溶栓者<180/110mmHg;
冠心病患者<140/90mmHg,如果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应注意舒张压不宜降得过低;
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130/80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宜采取更宽松的降压目标值<140/90mmHg;
慢性肾脏病患者:无白蛋白尿<140/90mmHg,有白蛋白尿<130/80mmHg;
心力衰竭患者<130/80mmHg。
如何简单又方便地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那就是测量血压,通过血压测量可以发现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测血压可以观察药物疗效,通过血压测量可以知道治疗后是否血压达标: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推荐无人值守的电子自测血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开展自测血压和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5、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不管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血压,测压方法正确很重要。血压测量要注意一下几点:
1.测量血压前半小时内不要吸烟,不要喝咖啡;
2.测量血压前应保持心情平静,在安静环境中至少静坐5分钟;
3.测量血压前不要憋尿,应及时排尿;
4.取仰卧位或坐位测量血压;
5.被检查者应裸露上肢并轻度外展,使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6.气袖下缘应位于肘窝以上23cm;
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心脑肾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就会下降,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科学降压,不适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