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高龄老人跌倒后,颅内反复出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站式复合微创手术阻击“老人隐性杀手”
新闻提要
91岁高龄的陈爷爷跌倒外伤后,颅内反复出血,只能卧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团队一站式复合微创手术,阻击“老人隐性杀手”,助陈爷爷恢复健康。
颅内血肿
让老人外伤后只能卧床
半年前,平素身体健朗的陈爷爷意外跌倒外伤,造成少量脑内出血,当地医院给予保守治疗。近2个月病程中,陈爷爷症状反反复复,一开始仅是头痛,但到后期,右侧肢体越来越乏力,无法站立及行走,只能持续卧床。家属多方打听,了解到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有国际先进的治疗方式,决定来沪就医。
不久前,陈爷爷在家属陪同下,来到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万杰清的专家门诊就诊。经详细了解病史和阅片后,万杰清明确陈爷爷的病因是脑外伤后反复发生慢性硬膜下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老年人好发、易复发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的普遍使用,该病整体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率约为1.7/10万~20.6/10万。”据万杰清介绍,患者通常有头部外伤病史,主要临床症状为一侧肢体乏力,感觉异常及头晕头痛。
对症下药
瞄准脑膜中动脉栓塞
据透露,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传统治疗方式是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手术,但是拔管后,血肿复发率据文献报道可高达11%-33%,患者又会出现术前的症状。
到底是什么总是引起血肿复发呢?万杰清透露,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肿的复发可能与血肿周围包膜血管生成,而血肿包膜血供的来源由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膜中动脉。因此,脑膜中动脉栓塞正是针对血肿复发的病因“对症下药”。脑膜中动脉栓塞通过微创介入方式,经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置入脑膜中动脉远端,通过新型液体栓塞材料将脑膜中动脉闭塞。
据万杰清介绍,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团队参与的两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与单纯传统的钻孔引流术相比,脑膜中动脉栓塞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重要手段。
“新型+传统”
复合微创手术解难题
病因找到了,但已逾九旬的老人经得起手术吗?在得到专家“可采用微创手术治愈”的答复后,陈爷爷和家属都如释重负。
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后,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丁圣豪、主治医师刘朗和住院医师周建坡为陈爷爷实施了新型的左侧脑膜中动脉栓塞和传统的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在复合手术室,将两种术式有效结合,使得陈爷爷在一次麻醉下,既彻底引流了血肿,又排除了血肿复发的隐患。
术后第4天,陈爷爷就可以拄拐行走;术后第8天,头皮切口拆线后,陈爷爷出院。术后两次CT检查均提示颅内血肿引流彻底,无复发。
据介绍,仁济医院复合手术室进行脑膜中动脉栓塞及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手术具有一站式解决、微创、麻醉和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特点,复合手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已成为慢性硬膜下出血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尤其为高龄患者带来福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