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贫血工厂说
贫血工厂说
带你get热知识
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b)浓度或红细胞比容(Hct)下降。
我国多数采用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作为贫血标准。
贫血会导致人体头晕、乏力、心慌、呼吸困难、异食癖、匙状指等。这主要是与血红蛋白可结合并运输氧气的功能相关。贫血导致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下降,从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而引发系列贫血症状和体征,严重可导致死亡。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假如骨髓是造血工厂,红细胞是生产产品,下面以工厂视角带大家了解一下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骨髓造血需要的生产原料有铁剂、维生素B12、叶酸、铜等,假如这些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减少或丢失过多均会造成营养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纠正,大约3周血红蛋白可逐渐恢复。
骨髓里面的造血干细胞是主要的生产机器,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系祖细胞,经过系列分化最终形成循环池里面的红细胞。如果骨髓本身遗传密码出现问题,可出现恶性或良性克隆性造血,而正常造血受到抑制。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便是因为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突变导致骨髓造血细胞恶性克隆,可通过化疗、骨髓移植治疗。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因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造血干细胞上PIGA基因突变导致的良性克隆性造血,最终导致补体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可通过补体抑制剂、严重者可行骨髓移植治疗。
造血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除了造血原料、造血干细胞还需要转录因子、造血生长因子、造血受体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造血调节因子铁调素等的共同作用完成生产。比如肾功能不全会导致EPO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肾性贫血,可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治疗。而慢性病患者会因为炎症因子释放导致铁调素上升,抑制铁的释放和利用,导致慢性病贫血,需通过治疗原发慢性疾病和使用EPO治疗。
免疫环境是红细胞维持稳定状态非常重要的内环境。免疫系统如遭受侵犯,如HIV、EB病毒或HCV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免疫缺陷状态等均会引起免疫激活、或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失调,从而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导致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通过激素、免疫球蛋白、抗免疫治疗控制。
如个人健康管理不善,出现组织器官失血,而不能通过代偿补充也会出现贫血。如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育龄期女性月经量过、创伤性失血、大咯血等均会导致失血过多导致贫血。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大便潜血、胃肠镜、妇科B超等早发现早治疗原发病,预防贫血加重。
某些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G6PD酶缺乏症、遗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为先天性基因缺陷导致贫血,大部分有家族史,可通过询问病史发现。如G6PD酶缺乏症为X连锁遗传性贫血,应避免使用氧化损伤药物(如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格列吡嗪等磺胺类药物)、化学品(如染发剂、樟脑丸)、食物(如蚕豆)以及可能不安全的阿司匹林、秋水仙碱、对乙酰氨基酚等。
综上所述,贫血都是有缘故的,导致贫血病因很多,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紧等不适,建议尽早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大便潜血、尿常规等基础检查,如确诊为贫血,建议血液专科进一步诊治。
参考资料查询来源于UpToDate临床顾问。
来源:
广州市一医院老年病科陈桂萍
投稿邮箱:gzno1ho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