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速递|“一根针”三分钟治好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也称面部痛性痉挛
一般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
(上唇、口、鼻、下颌、颊黏膜等)
持续数秒刀割样、放电样疼痛
多于进食、刷牙、洗脸时诱发
目前认为三叉神经与血管卡压有关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是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新引进的不开刀、微创、精准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技术,该手术在立体定向引导下在C形臂引导下经嘴角外侧穿刺进入卵圆孔,将球囊导管送至半月神经节,充盈球囊,压迫数分钟,破坏神经传导,以达到治疗目的。
和传统手术比较,该项技术不开刀,穿刺成功率高、风险小,效果立竿见影,住院治疗时间短、费用低。主要适用于药物控制不理想、不愿意开颅手术、高龄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以及微血管减压手术后复发者和射频热凝术后复发者。
郭金陶主任说:
“该术式虽操作简单,但难点在于穿刺这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凭借立体定向仪精确到0.1mm的精准定位,更要凭借手术医生的胆大心细,才能做好!”目前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已经开展该手术,技术成熟,疗效显著。
案例
患者林女士,63岁,9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左侧面部电击样疼痛,阵发性发作,疼痛难忍,刚开始自认为牙痛,但在拔除牙齿后疼痛仍无法缓解,而且还逐渐出现右侧同样电击样痛,在神经内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后,左侧面部疼痛较前有所好转,但右侧疼痛症状并无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于是,求诊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郭金陶主任医师,郭金陶主任认真检查了林女士的状况,经三叉神经MRI及颅脑MRA等相关检查,考虑右侧三叉神经与右侧小脑上动脉关系密切,建议手术治疗,但林女士家属考虑她年龄较大,且对开颅手术非常恐惧,拒绝手术。但经郭金陶主任向他们详细分析和讲解了治疗方式,告知他们,仅用“一根针”便可解决这个难题。在最终征得林女士和家属的同意后,在全麻下施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仅需3分钟~5分钟。术后第一天林女士即感右侧面颊部疼痛明显好转,仅感稍有麻木。目前在郭金陶主任医师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的努力下,林女士已经痊愈,表示对该治疗非常满意。
●END●
●
END●
END
●
供稿:神经外科沈伟耿
统筹: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