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速递|我院成功完成首例帕金森病人的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
是一种主要发生于
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给自身、家庭和社会
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日前,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成功完成了首例帕金森病人的手术治疗
这意味着,未来帕金森患者
在我院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林先生,75岁,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12年多,一开始只是有点手抖的现象,端水、端饭越靠近自己手越抖得厉害,走路也颤颤巍巍,行动很缓慢,说话也不太不利索,吃了几年的左旋多巴、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等多种抗帕金森药物,病情也不见好转。
随着病情时间延长,四肢僵硬感、手抖的程度较前加重,生活无法自理,日常活动也出现了困难。林先生非常焦虑,夜晚经常失眠。他再次就诊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神经外科郭金陶主任医师团队及神经内科牛建平主任医师团队仔细研究及多次讨论后,对患者进行急性多巴胺冲击评估试验,明确了手术指征,成功地为林先生实施帕金森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一周,他四肢僵硬感较前明显改善,手脚活动也灵活多了。
郭金陶主任介绍说:“患者目前病情改善主要由于DBS术精确植入的电极进入目标核团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反应,我们称为'微毁损效应'。这种轻微的局部反应,会在人体自身机能的调整下,迅速恢复。这个阶段患者的症状会明显改善,但随着'微毁损效应'逐渐消失,症状又会反复。只有当患者病情稳定,开启患者皮下的脑起搏器,调整相关参数,患者的病情将进一步好转。现在林先生前期恢复良好,开机后患者的帕金森症状预期将进一步减轻,恢复基本正常的生活状态。”目前林先生将如期下周开机。
同期声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行政主任牛建平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帕金森病症状,要及时就医,尽早治疗,掌握疾病治疗的关键时机。在医生的指导下,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和运动治疗。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郭金陶
随着帕金森疾病的进展,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一方面会损害患者本身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家庭医疗负担。帕金森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肉毒毒素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等,但总体疗效仍不容乐观,目前治疗均不能改善帕金森的情绪障碍、痴呆和疼痛等非运动症状。药物治疗作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不佳时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其中DBS手术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术,是神经外科领域一项前沿的微创治疗技术。这种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是目前帕金森病的新型治疗手段。肉毒毒素注射是治疗局部痉挛和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运动与康复治疗、心理干预与照料护理则适用于帕金森病治疗全程。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国内和国际上使用干细胞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有望成为逆转干细胞治疗现状的全新疗法,带来彻底的变革。目前我院正在组建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心理、康复、影像、干细胞移植乃至社区全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的医生,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和管理帕金森病患者,建立临床信息中心和样本库平台,共同打造临床和科研一体的研究中心,为帕金森患者提供医疗一站式服务。
据悉,我院率先在集美区乃至岛外三级医院开展的首例帕金森DBS手术,这也意味着帕金森患者在我院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帕金森手术耗材已正式纳入医保,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介绍
牛建平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控制与预防分会卒中预警预防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委员等。福建省优秀巾帼发明者,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三八红旗手,厦门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第七、八届厦门市集美区政协委员,厦门市妇女第十六届代表大会代表,集美区妇女第九届执委会常务委员。
郭金陶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现任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创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厦门市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厦门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及厦门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集美区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农工党厦门医学院总支副主委。具有丰富的神经外科临床经验。擅长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舞蹈病等功能神经外科的立体定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球囊压迫及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术;晚期癌性疼痛治疗;植物人促醒;颅脑损伤、颅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脓肿以及其他脑深部病变的微创手术。
●END●
●
END●
END
●
供稿:神经外科沈伟耿
统筹: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