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知重负重,向“阳”而生
·战疫日记·
知重负重
向“阳”而生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疾病科
2022年12月以来,为最大限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感染疾病科率先改造为“亚重症病区”,成立了新冠感染专家组(感染科主任黎圣洪主任、兰宁主任医生、医疗组长钟华平主任),制定内科治疗方案。联合全科与麻醉科,以科间协作模式,配合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措施,努力提高多方位救治能力,为新冠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01
应收尽收开疆扩土
急诊患者每日攀升,抢救室内重症挤兑,发热门诊更是每日就诊患者居高不下,如何兼顾缓解急诊压力以及合理安排发热患者就诊的两大任务齐齐落在感染科面前。
在院领导以及黎圣洪主任的统筹协调下,整合院内医疗资源,对感染科病房以及发热门诊进行最大化扩容。
a
上下一心
b
携手奋进
02
强发热增员增诊室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管控逐渐开放,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新冠患者又集中涌向医院,发热门诊运行压力骤增,每日接诊量达1300余人。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黎圣洪主任迎难而上,坚持每日全天开放就诊渠道,并增设诊室(白天5间,夜间2-3间)。自己感染了,也顾不得休息,与全院支援医师连轴奋斗在第一线。
就诊高峰期间,赵丹医师感染新冠病毒,即便高热和肌肉酸痛得难以忍受,也仅仅自己服用了几次退烧药,就返回岗位,坚持用沙哑的嗓音为患者问诊、救治。
a
上下一心
b
携手奋进
03
强重症聚兵添床位
伴随着疫情高峰和季节性因素,新冠感染合并基础病的患者日渐增多,床位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感染科在原有病床基础上增设至40余张,与ICU、呼吸病院共同收治新冠重症患者。
不断培训每个医师的重症诊治能力,在充分发挥本专业传染病学优势的基础上,为众多新冠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的内科处理以及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支持。
任静医师率先熟悉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配合麻醉科林艺勇医师争取抢救时机
重新整合、集结重症护理团队,努力为重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医疗、护理、病房建设等多方面都做到升级、整合,为缓解急诊、发热门诊压力,达到应收尽收要求打下基础。
a
上下一心
b
携手奋进
04
同步线上咨询缓解线下压力
为方便广大群众就医,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我科医师在班外休息时间仍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势,在互联网医院提供实时在线咨询,为许多新老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a
上下一心
b
携手奋进
3年抗疫
感染科在无数次“大考”中不断成长。
面对此次“硬仗”,
我们始终并肩作战,守望相助,
持续动态调整和完善就诊措施,
推进医疗资源升级扩容,
推进诊疗服务科学高效运行,
全力守住群众的生命健康防线。
●END●
●
END●
END
●
供稿:感染科郑颖
统筹: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