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防治新冠,针灸妙用!
随着“二十条”和“新十条”陆续出台,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如何“保健康,防重症”成为广大群众关心问题。
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及针灸名家符文彬教授团队,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海南的地理气候特点,制定针灸保健处方,帮助广大群众提高抗病能力。
康复科医师正在为新冠患者针刺治疗
艾灸
保
健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代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身体五脏六腑、气血正常,外面的病邪就不会轻易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因此,固护正气,对疫情防治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艾灸扶助正气。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艾灸保健穴位:
1
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x中点(当脐中上4寸)
功效:具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效
2
神阙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具有培元固本,开窍复苏之效
3
足三里
定位:位于犊鼻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中指)
功效:具有生发胃气,燥湿健脾之效
操作: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对应穴位熏灸,行温和灸手法;或用艾灸盒艾灸,或者相应的穴位隔药物灸,每穴约10-15分钟为宜。
新冠患者保健
1
高热
体温在38.5℃以上,吃退烧药体温迟迟不降,切忌短时间内重复、大量服用解热镇痛药物,此时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入药酒或稀释后的高度酒、酒精擦身,也可以寻求针灸退热:选大椎穴、双耳尖、曲池穴刺络放血起泻热之效。
2
咽痛
可选择点刺少商穴、商阳穴放血。
3
头痛、全身痛
可用艾绒泡脚,用开水泡艾绒后再冲入温水,从脚到手开始一点点泡,泡至全身出汗。
4
腹泻、呕吐
腹泻可艾灸足三里、上巨虚,每穴5分钟。呕吐可按揉内关穴、合谷穴,每穴5-10分钟。
5
鼻塞
可双手指按摩鼻通、迎香、合谷穴,以穴位温热为度;艾灸印堂、耳穴贴内鼻。
当症状慢慢好转,身体正气已经在恢复过程,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以选择艾灸足三里、曲池强健身体,抗原转阴后也要注意修养,可以适当打太极、八段锦,促进身体气血恢复。
康复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