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2023】越过寒冬,前方有无限春光等候!
新年贺词
HELLO2023
寒冬辞雪,暖带春风,岁华新至,元旦乐融!长沱两江之水奔腾而下,岁月光阴之箭疾驰至今。再见,2022年!这感慨万分的一年,这步履维艰的一年。你好,2023年!注定是承载无限希望的新一年!
此时此刻,还在熟悉的病房里、手术台上、诊室里忙碌着的您,还在异国他乡求学路途中埋头苦学的您,带病却还在为“性命相托”的那一份使命和责任坚守岗位的您,都还暂时不能“回家”,天涯共此时,我们向您致敬,挥手与您共邀新年!我们期待能早日战胜病毒,早日回到充满“烟火气”的日子。
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比起感叹时光匆匆,我们更想道一声“谢谢您”,谢谢一路上关心和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谢谢每一位辛勤耕耘的西南医大附院人以及为医院事业奉献青春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您道一声“新年快乐”!
——
HELLO2023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历史性盛会。西南医大附院始终跟党走,与祖国同步,与人民同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并汇聚成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
2022年,我们走过的春夏秋冬里,有里约热内“泸”40度高温里挥洒的汗水,有泸定地动山摇时徒步前进的勇毅,有全城静默时白衣执甲的担当,有“只要需要”便逆向奔赴吉林、海南、新疆等地的无畏,有评审迎检时披星戴月的辛劳……尽管考验重重,尽管挑战不断,尽管世事艰难,可敢拼敢闯的西南医大附院人,满眼皆是“不认输”“不躺平”!我们经受住疫情防控大考,坚持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两手抓,我们凝心聚力,谋求更高质量发展,齐心协力朝着“十四五”指定的目标奋力前行,用经历寒彻骨的勇气,换来一缕缕梅花扑鼻香。
—HAPPYNEWYEAR—
HELLO2023
这一年,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政治引领和思想武装并举,建强组织和建强队伍并进,文化铸魂”战略有序实施。医院党委带领全院上下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议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制订《医院“十四五”文化建设规划》;开展医院首个“文化活动月”系列活动,设立建院日、创新日;宣传一批以四川省“大美医者”陈跃,泸州市“大美医者”郭声敏等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医院五四青年节主题作品《青春选择题》最高阅读达1200万+,获中国医师协会、省卫健委等颁发的最佳公益片、最佳纪录片等多个金奖,一系列文化作品弘扬医务人员敬业奉献、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
—HAPPYNEWYEAR—
HELLO2023
这一年,聚焦医疗质量,强力提升服务水平。
临床重点专科稳步推进,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个。儿科、呼吸内科、肿瘤科、麻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5个专科获批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共获财政资金1500万元。器官移植资质恢复有序推进;全力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西南医科大学与泸州市政府深度合作,建设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医院,与山东省立医院联合申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山东省立医院为输出医院,附属泸州医院作为依托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汇报会答辩。
新技术、新项目持续突破,建立完整的VTE防治管理组织架构,获批“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完成医院首例国产机器人膝关节置换辅助手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等。医疗行为监管持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不断优化。
—HAPPYNEWYEAR—
HELLO2023
这一年,立足科技创新,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引进高端人才及各类博士10名,现有博士324人;加大博士考核力度,送培博士29名,新、续聘客座教授9名。
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医院获批成为四川省临床研究试点单位,代谢性肝胆胰疾病、临床疾病分子诊断、麻醉与重症医学获批泸州市重点实验室;组织申报四川省临床疾病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完成评审。
学科声誉不断提升。临床医学学科ESI排名持续提升,最新排名36.59%,同比增长7.63%。医院21个学科进入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STEM)前100名,20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前100名。2021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西南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第14名,科研学术得分位居西南区第5名,西南地区专科声誉榜上榜学科14个,其中核医学科荣登2021年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第15名,连续8年位居西南区第2名。
科研成果再创新高。2022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中区域重点项目1项。纵向项目148项、横向课题16项,获批经费达3331.14万元,创历史新高。获202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422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158篇,最高分为29.164,JCR一区收录153篇,双一区收录61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72篇。获得专利197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
—HAPPYNEWYEAR—
HELLO2023
这一年,健全教育体系,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扎实推进。内科学、病理学、诊断学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临床技能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实验中心。临床医学院学生获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5项;获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1项,发表SCI论文8篇。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5%,考研上线率68.5%,录取率59%。
研究生教育持续提升。新增研究生培养教学基地4个。招收首届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30人。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发表高质量论文196篇,最高影响因子33.883。2022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5.16%。
毕业后教育稳步进行。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19项,同比增长137.5%,省级继教项目36项。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93.10%。
—HAPPYNEWYEAR—
HELLO2023
这一年,坚持科学管理,加快精细化管理步伐。
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深入临床科室开展运营查房,增加8个精细化运营考核指标,开展精益运营A3项目申报。
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实现泸州市区域远程平台互联互通。对标系统建设标准,先后通过了国家电子病历5级评审和四川省智慧医院3星现场评审。“5G远程云诊疗项目”获四川赛区一等奖。
—HAPPYNEWYEAR—
HELLO2023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面对各项公共突发事件,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西南医大附院人始终和人民患难与共,共克时艰。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第一时间奔赴震中,转运重伤员167名,提供医疗保障服务600余人次,圆满完成泸定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援任务。医院牵头组建川南气膜实验室检测应急队,先后支援海南、成都,在45天里“零感染”完成125万管核酸样本检测工作;先后选派142人次医护人员驰援河南、吉林、新疆、海南等地,执行疫情防控相关任务。选派管理及医疗救治团队,主导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完成162名阳性病例的医疗救治。累计调配医务人员3500余人次,支援泸州市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医院获“四川省2021年度防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3人。2个集体获评“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先进称号。
—HAPPYNEWYEAR—
HELLO2023
每一个拼搏的日子都闪闪发光,每一段难忘的记忆都温润人心,走过风风雨雨,越过沟沟坎坎,我们更加懂得,2022年不是轻松渡过的,是四千多西南医大附院人一起扛过来、拼过来、闯过来的,每一个平凡的身影都铸就了守护生命的伟大,每一寸闪烁的微光都发出温暖人心的光芒。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熬过冬天的种子都会带着梦想与希望走向春天。2023年的曙光即将越过地平线,崭新的征途再次开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翻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带着“二次创业”的觉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导向标,努力将学校建成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将医院建成西部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为老百姓的“健康日子”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委书记:徐勇
党委副书记、院长:江涌
—HAPPYNEWYEAR—
任诗雨
校对:王扬勇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儿童鼻出血
丨
助眠新星
丨
性教育
丨
脑动脉瘤
丨
横纹肌溶解症
丨
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
丨
毒蛇咬伤
丨
青少年抑郁症
丨
消炎药与抗生素
丨
减肥针
丨
野生蘑菇中毒
丨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春节就诊指南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
入院注意事项
|
孕妈妈“黄码”咋个办
|
核酸检测
|
脊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