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呼一吸间,用生命捍卫生命
世界足球日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里,我们总能看到医护人员忙碌紧张的身影;在病床前,总能看到护士们来回穿梭的忙碌身影;在医生办公室里,总能看到每个医生们反复讨论不同患者的病情……
为应对新冠肺炎防控政策的宏观调控,科室及时调整了管理和治疗策略,但现实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尽管防护到位,但还是超过一半的医护人员受到了感染,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两个院区168张床位全部收满。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人他们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的精神。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玉英教授带病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带领医疗团队充分了解每一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进展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她介绍说:“面对近期突然大量涌向医院的患者,科室在大批医护病倒,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尽全力增加床位,不仅走廊里加满了床,而且迅速恢复了监护室刚装修好的16张病床,我们累一点、苦一点没有关系,只要能让更多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就很高兴。由于呼吸科医护的齐心协力,大大缓解了急诊医学部和重症医学科的收治压力。我为科室的医护人员感到骄傲,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我们才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熊洪,身为党员的她,早在2020年,只身前往埃塞俄比亚援助。在这次疫情最需要的时候,她依然挺身而出,发着高烧,坚守岗位。她深刻地体会到呼吸与危重症科的“战场”上不断有医务人员倒下,不断有人顶上。无数抗疫的战役中,团队感人故事太多,无法细数,在我心目中,这是一支能打胜仗,打硬仗的团队。”
“
科室副主任邓俊副教授、临床组长兰四友副教授早先都参加过武汉抗疫,在新修的监护室开放后,他们主动提出要揽下重症监护室抢救高龄危重症患者的全部工作,这一次他们仍然要奋斗在最前线。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宋平教授感染肺炎仍然坚持工作,他说:“我们在救治高龄患者时,会更加注意他们的病程,耐心地询问患者的情况,饮食休息情况,了解患者需求,安慰鼓励他们,准备预案,及时处置。也许是一次鼓励的眼神,一次‘举手之劳’,对患者来说可能是支撑下去的动力和勇气。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曾经担任过支部书记,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我绝不能退后,我一定要做好表率,带领全科党员向前再向前。”
“
感染肺炎仍坚持工作的还有曾晓春主管护师,她说:“我参加过武汉、内江抗疫,两进‘况场医院’,现在疫情终于进入了最关键,最紧急的时刻。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我们科室作为川南地区重症的最后防线,努力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是我们每一个呼吸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多为同事们分担一些工作,多为科室、为患者尽一份力。”
“
带病坚持工作的张沄副主任医师说:“在这段时间,我们整个科基本都“阳”了,但大家都带病坚持上班。许多老师们都是刚‘阳康’不久,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给有需要的阳性患者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由于他们气道内痰非常多,我们都会把他们的痰液吸出来,缓解他们的痛苦。我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即使自己淋着雨也会为患者撑好雨伞,是每一位新冠患者坚强的后盾。”
“
杨小琼主任医师也被感染并发肺炎,她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承担不同角色和责任,明知有生命危险也不得不承担。我们科每位同事,都是责任担当,比如蓝楠主治医生和肖花住院医生等,看到同事们生病了还要承担繁重的医疗工作,我就特别心痛,反复提醒他们多休息,去做胸部CT。他们背后也有需要照顾的父母和孩子,期待一切平安。昨天是我母亲生日,因为工作,我没办法陪她吃饭,希望疫情后能再多陪伴她。”
“
熊彬副主任医师也刚大病初愈,她说:“这一轮收治的患者呈现高龄多,表现隐匿,沉默性缺氧,病情变化快等特点。除了工作压力较大,同时我们还承担着教学任务,上午上完网课,下午又回到病房照顾患者,但是我自己希望能多坚持工作,好让其他生病的同事换下来多休息。让每位患者能回家,不负家人的等待。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每一个人。”
“
让人格外感动的还有呼吸科住院总医师胡雨禾,他发高烧5天仍坚持在第一线,最后是同事们强行让他去休息,结果他只休息一天就回来了。他说:“现在我们一天最多的时候会诊了80个患者,以往平均只有20多个,工作量一下子增加到以往的4倍不止。90%都是老年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有些甚至没有打过疫苗,因此病情比一般人更严重。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里,我的同事们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他们中有带病坚持工作的,有还未好就临时返岗的,没有一个退缩的。希望这次疫情早日散去,度过这个至暗的时刻。”
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而言,呼吸虽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在病床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在全体医护的坚守下、爱护下、精心治疗下度过难关的。因为不变的社会责任心,因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因为精湛的技术给予的强大自信,这份坚持和感动还在延续。
文/任诗雨
图/刘豫川
任诗雨
校对:王扬勇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儿童鼻出血
丨
助眠新星
丨
性教育
丨
脑动脉瘤
丨
横纹肌溶解症
丨
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
丨
毒蛇咬伤
丨
青少年抑郁症
丨
消炎药与抗生素
丨
减肥针
丨
野生蘑菇中毒
丨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春节就诊指南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
入院注意事项
|
孕妈妈“黄码”咋个办
|
核酸检测
|
脊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