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医案】省名中医肖波教授:老人反复咳喘20余年,肺脾同治,疗效显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在大家的常规认知里,慢阻肺治不好,由此心生恐惧。其实,通过规范系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防可控的。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独特优势,通过中药干预,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次数,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逐渐停用吸入剂。
广东省名中医、我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肖波教授专注肺病研究,一直致力于传承发展肺病辨证理论体系,他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近日,肖波教授就运用肺病理脾胃的方法,成功改善了一位反复喘咳20余年老人的症状。
肖波
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名中医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广东省首批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阻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湛江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湛江市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和参与的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获得湛江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湛江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擅长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及老年病,对内科各种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疗效,尤其是久咳、顽咳的中医辨治,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出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名医堂(1)室
周伯,78岁,因“反复咳喘20余年”就诊。近20余年来,周伯症状多遇寒冷发作或加重,甚则咳喘不能平卧。每次发作时均用止咳平喘、温肺化痰及清热化痰、燥湿化痰等方药,西药用抗生素等均无明显疗效,或好转后亦复发。他长期饱受咳嗽、痰多、气喘之苦,多地求医效果不明显,遂找到我院广东省名中医肖波教授求诊。
症见:
咳嗽,咳大量稀白痰,咳声重浊,伴恶寒发热,食少神疲,脘痞,大便时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
肖波教授通过认真“望”、“闻”、“问”、“切”,认为该患者辨证肺脾气虚,寒湿蕴肺。拟调理胃法,方选四君子汤加味,同时嘱病人戒烟。
上方服药1个半月,咳痰明显减少,胃纳、大便好转。半年后患者复诊,诉半年内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活动后气喘基本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中医学作为一门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维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医学,其主要观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认为肺系疾病与五脏六腑密不可分。
肖波教授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肺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反为痰饮,故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久而肺脾两虚,肺病迁延难愈。肺、脾的脏腑功能调和,则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肺、脾的脏腑功能虚损,则阴阳失衡,肺病由生。
肖波教授提出肺病理脾,包括虚实两个方面。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损伤脾气或脾气亏虚,精微衰少,致肺气不足,此为虚。寒湿困脾、脾胃亏虚,脾运失健,致痰湿停聚,或痰湿化热,湿热蕴脾,聚生痰浊,寒、痰、湿熏蒸于肺,治以健运脾气,化痰祛湿,此为实。总之,肺病治脾,先论虚实,虚则母子同补,实则补母泻子。
肖波教授认为,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者。病机为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损伤及脾,或脾气久虚,精微衰少,肺气不足,而见咳嗽气促,痰多清白,或咳血量少色暗红,纳差,神疲懒言,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腹胀便溏,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证。宜补脾益气,培土生金,正所谓“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方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味等。
在菜单栏点击【导诊】
↓
选择【预约挂号】
如果想要当天就诊
就选择【当天挂号】
↓
选择【名医馆】
↓
选择【肖波】
↓
选择想要就诊的时间
和就诊人
↓
提交订单即可
医院地址:
湛江市霞山区解放西路14号
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
注:本文所提的处方仅适用于本次病例中的患者。
供稿:陆丹红
编辑/排版:黎小妹
-END-
地图导航
(点击地图可直接导航)
0759—269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