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干货】孩子积食了该怎么办?
在中医科的门诊当中,
我们可以看见不少家长前来就诊问:
“我孩子积食了怎么办?”
什么是积食?
积食指的是: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吃进身体的食物不消化或难以消化,从而产生积滞的一个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消化不良引起的积滞,那么这样的情况会引起食欲不振、厌食、营养吸收不良、便秘、腹胀等等,长期于此就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发育。
针对这样的情况,最难的就是孩子自己不会说,更不会直接告诉你“妈妈,我吃太多了,我积食了!”
家长可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判断孩子消化,可采用“早餐后10秒判消化”法,家长每天花上10秒钟检查孩子的消化情况,从孩子的舌苔、口气、睡眠、大便情况入手,如果有一至两个方面表现不正常,孩子就很可能是积食了。
①看舌苔
检查孩子舌苔是否厚腻。如果明显很厚,那多半就是积食了。
②闻口气
口气就是胃气,如果孩子口气大甚至有酸臭的感觉,那多半也是食物不消化,积滞堵塞在胃肠道里了。
③看睡眠
“胃不和,卧不安”,孩子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如果平时睡得好好的,这两天突然睡得不安稳,如哭闹、说梦话、翻来覆去、变成趴着睡,那孩子多半是积食了。
④看大便
大便也是最直接体现孩子肠道状况的。如果发现孩子开始便秘、拉稀,便便有奶瓣、有残渣、味道酸臭、呈鼻涕样,不用犹豫,基本就是积食了。
判断孩子脾胃能力差,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手上有倒刺,脸上有白斑,鼻梁上、额头上有青筋,长眼袋等,这样的孩子大多是长期积滞有脾虚的。
但是能最快速反映的,又简单又容易判断的方法,就是以上归纳的四个方面——舌苔、口气、睡眠、大便。
但凡孩子有一个方面出现不正常,家长就要警惕,如果有两个以上同时出现不正常,那就要马上给孩子消食导滞了。
孩子积食了该怎么办?如何消食导滞?
饮食方面
4招助消化:
①吃少
减少摄入量。如果发现孩子消化不好,无论多大的孩子,首先要减少总体摄入量。少吃多餐,奶粉冲稀,像呵护成人胃病那样去呵护孩子的脾胃。严格的定时定量喂养是错误的!消化不好就要减量。
②吃烂
就是给孩子进食的东西尽量煮得比平时更加稀烂些这样有利于已经受伤的脾胃得到休息,孩子吃进去的东西易于消化吸收。
③吃素
控制饮食的内涵是,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得太复杂、太难消化。吃素就是不吃肉,喝汤的时候喝汤不吃渣。营养师会告诉你,营养都在汤渣里,不吃渣没营养。是的,但是汤里这一点点的营养,给小孩子已经足够了,过犹不及,合适最好!
③“吃”三星汤
在以上吃少、吃烂、吃素的基础上,配合给孩子喝三星汤。三星汤是许尤佳教授临床的经验用方,可以帮助孩子消食导滞。三星汤的组方是谷芽、麦芽、山楂,非常温和,小宝宝喝也是可以的。三星汤性味偏温,最适合孩子的体质,但也因为很温和,所以一定要配合素食效果才会好。“吃”三星汤那两天,可以明显看到孩子便便偏黑、偏棕甚至偏臭,那就是清肠胃的表现。
小儿推拿
①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②清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节,在大鱼际肌桡侧赤白肉际之处。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数:100~300次。
作用:清脾胃湿热,消食积,降逆止呕。
③揉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之平面。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作揉法。
次数:100~300次。
作用:消食化滞,健脾和胃,除臌胀,止呕吐。
④分推腹阴阳
位置:在中脘穴与两胁下的软弱处。
操作方法:沿肋弓角边缘至脐,向两旁分推。
次数:推2-3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注意事项:以上饮食方法和小儿推拿手法坚持1-2周后,孩子症状仍然无改善,建议前往医院及时就诊。
声明:本文仅为妇幼健康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中医科黄颖娴
编审(二级):健康教育科何韫聪
审发(三级):健康教育科宋洁
下一篇:【关注】你知道「企鹅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