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艾 与爱同行
2022年12月1日
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都2022年了
你是否还在谈“艾”色变?
摘掉有色眼镜
来听我分享一个故事吧
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小红(化名)在一次体检中查出HIV抗体阳性,当医生告知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巨大的恐惧将她包围。
自己还年轻,她想不通自己是怎么感染的,除了那次...
一年前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个温柔帅气的男生,第一次见面小红就心动了,还以为自己找了真爱,确定恋爱关系后,禁不住甜言蜜语发生过几次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后,没过多久,他就把小红拉黑了,当时只以为他渣,现在回想,不止渣还坏。
爱是黑暗里的一缕阳光
照亮前方的路
小红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不敢对父母倾诉,担心他们接受不了,也不敢去医院治疗,怕被别人歧视。
但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爸妈还是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在他们的关心逼问下,小红鼓起勇气将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事跟父母坦白。
起初,父母们不敢置信,带她去医院重做确诊,可惜...结果出来还是阳。
渐渐地,他们发现即使悲伤,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于是他们反过来安慰小红,小红妈妈说:“孩子,天塌下来,咱们家人一起扛”,听到妈妈这样说,小红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接受新的自己好好活下去
后来,父母带小红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门诊治疗,医生说“艾滋病感染者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生子,平均寿命接近普通人水平”。
在家人的支持下,小红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吃药、定期体检,病毒得到很好的抑制,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CD4也在正常水平。
父母的关爱和理解,让小红更有信心面对感染后的生活。
【提醒】
在这里提醒大家,无论男女,都要保护好自己,远离高危人群,拒绝无套性行为,拒绝毒品,增强防艾意识和性健康方面知识,若不慎发生高危行为,请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评估,视情况服用阻断药。
最后真诚的希望
社会和家庭能够放下偏见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抗艾滋
消除歧视,共享健康
感染病中心
感染病中心由1921年医院创建伊始成立的传染科演变而来,是国家、广东省、广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及广州市病毒性疾病重点学科,现设有感染一科、感染二科、感染三科、感染ICU、感染科门诊等五个科室和一个传染病学教研室。
感染病中心是卫生部首批艾滋病临床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传染病学见习与实习及理论授课。
在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登革热、疟疾、寨卡病毒病、高致病性人感染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传染病诊治领域位居国内前列。多次经历与霍乱、流脑、乙脑、麻疹、白喉、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登革热、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甲型流感H1N1、寨卡病毒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传染病的交锋。
如今已将现代化技术和先进理念贯穿于疾病诊断和救治,可以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净化等重症救治,肿瘤化疗,隐球菌脑膜炎综合治疗,HIV暴露阻断等治疗,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电子超声内镜的诊断和治疗、二代测序辅助检测病原,并和药学部、感染外科、妇产科、综合内科、眼科、耳鼻喉科、细菌室、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在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诊治及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HIV母婴阻断、HIV暴露前后预防、不明原因发热与皮疹的诊治、突发传染病诊治、感染性疾病重症监测和精细化治疗等方面尤为突出,疑难重症传染病救治成功率在省内名列前茅,被评为广东医院最强科室。
专家介绍
-李凌华-
感染病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长期致力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诊治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艾滋病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关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艾滋病专业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细菌真菌耐药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医学重点人才。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艾滋病课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美国NIHFogarty、广东省自然基金及广州市科技局民生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是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传染科)和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病毒性传染病)的负责人,2019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100余篇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作者介绍
-王霞-
感染门诊
主管护师
医疗专长:从事艾滋病临床护理8余年,多次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护理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感染门诊
作者:王霞
上一篇:七旬老人感染HIV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