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时不嬉笑!娃娃被异物呛入该怎么办?
花生、瓜子、坚果
玩具、笔帽、纽扣
......
不是在念绕口令
而是想郑重地提醒大家
这些常见且并不起眼的零食和物件
常常会被医生从小朋友的气道中取出来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危疾病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轻者可致肺部损伤
重者可致窒息死亡
因此需警惕,常预防
若呛入异物
也掌握急救方法
关键时刻能冷静处理
Part.1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气道内的外来物品。吸入异物后会引发剧烈呛咳,同时伴有憋气、气喘、声嘶,呼吸困难等症状。
经过阵发性咳嗽,异物如贴于气管壁或卡在支气管分支中不动,则症状暂时缓解,但经体位变动后异物会再次活动,重新引起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
根据异物停留时间和位置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
Part.2
为什么小朋友容易被异物呛入?
不起眼的零食在不经意间变成致命之物
•幼儿牙齿发育不全,不易嚼碎坚果类食物,如花生、豆类、瓜子等。
•幼儿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咳嗽能力较弱,同时又喜欢口含小玩具,或在进食时哭笑、玩耍,当看护不当时,就易发气管、支气管异物。
Part.3
小朋友被异物呛到该怎么办?
气道异物紧急处理
•若患儿呼吸尚平稳,无明显发绀,家长应及时带往医院,切莫强行掏取,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为患儿取出异物。
•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急救措施。
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幼儿(<1岁):
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患儿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气道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
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儿童及成人:
急救者首先位于患者身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由于腹部下陷,迫使膈肌上升,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特别提示:
•不给患者喂食任何东西,尤其是希望用水将异物顺下去的做法是错误的。
•不管异物是否取出,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即使异物已取出,但可能因异物存留时间过长,导致呼吸道感染等。
•若小儿有呛咳史后长期咳嗽也应就诊,排查是否存在异物阻塞气道。
Part.4
除了急救,预防也是关键
01
尽量不要给婴幼儿喂食颗粒状食物,3岁以下小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
02
谨慎不要让3岁以下的小孩接触到花生瓜子和其他小颗粒性物品,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03
教育和提醒孩子,不要将硬币、钮扣、小玩具等物含在口中玩耍;
04
虽然果冻类食物引起气管异物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所以在给孩子食用时要小心,细嚼慢咽;
05
养成良好进食习惯,当孩子口中含有食物时,不要嬉笑、哭闹,家长也不要训斥或引逗他们哭笑,更不要突然惊吓;
06
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吃东西或含着食物睡觉。
科普医生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点击图片查看原文▲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