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二十年】我与口腔医院的故事(六)——曾自强
10月28日,在参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后,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现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首任系主任曾自强教授感受颇深:“昔日只有几个医生、护士的口腔科已经变成规模如此大的口腔医院,简直不可想象”。
2022年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建院20周年,也是曾老与泸州结缘的第60个年头。自1996年退休后,曾老便到成都定居,但他仍旧心系口腔医院,每逢口腔医院有重大活动时,他都会抽时间参加。泸州对他来说是第二个“家”。
自立自强口腔医学系的“追梦人”
1955年,曾老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口腔系本科毕业后留校,分配在华西口腔系口腔内科教研室工作。1962年底,响应党的号召,调到四川省川南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支援泸州口腔事业发展。
当时的泸州交通很不方便,从成都到泸州需要至少9个小时的车程。口腔科诊室环境也十分简陋:几把牙科椅,两个医生、两个护士。曾老用“从天上掉到地下”形容初到泸州的感受,“家里人与华西的老师、同学都认为我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泸州待了不久,曾老很快被泸州的风土人情吸引,并迅速找准自身定位。一个梦想在他心中萌芽:当一名好医生,办一个口腔医学系。为此,广泛向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希望培养口腔医学人才,向创办口腔系前进。
想要建立口腔医学系,困难少不了,其中之一就是资金短缺。“我们只有8万元的开办经费。”回忆起创办口腔医学系的经历,有困难也有收获。“建口腔医学系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包括地方政府。”曾老说起创办口腔医学系过程中得到上级部门、学校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帮助时,仍历历在目。
1985年,泸州医学院创办了口腔医学干部专科培训班,为省卫生厅培育人才,也为口腔医学部的创办积累经验。1986年,口腔医学部正式成立,招收全日制口腔医学专科学生。1988年,口腔医学部更名为口腔医学系,曾老成为口腔医学系第一任(副)主任。“那时候除了华西口腔,四川没有其他的学校有口腔专业,所以生源很好。”时隔几十年,今年91岁高龄的曾老仍旧记得初次见到口腔专业学生时的印象:第一天在操场见面,口腔专业的学生站立得整整齐齐,很有气势,很漂亮,都以自己是口腔专业的学生为荣。
口腔医学系成立之初,除了从外地“调”师资,学校也会自己培养,每年选派一两个优秀学生到省内外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习、实践,毕业后回校任教,连续六年。”曾老说,大家全心全意只想将口腔医学系办下去、办得好。
无怨无悔口腔医学梦的“践行者”
1995年,学校口腔医学专业从专科升为本科,曾老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班学生后,于1996年退休。“退休时,口腔系送给我一块牌匾,上面写了八个字:呕心沥血,创业维艰。”这块牌匾是对他从业一生的肯定,曾老一直珍藏到现在。
在他90周岁当天,医院党委书记代天祥和院长肖金刚还专程从泸州赶到成都为他过生日。
这次再次受口腔医院邀请回到泸州,恰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即将建成投用,看到口腔医院新院崭新的大楼,泸州口腔事业在一辈辈口腔人的努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好,曾老又有了一次全新的体验。“我相信医院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能够发展得更好。如果医院需要我,我定会尽我所能,发挥所长。”
曾自强同志简介
曾自强,男,汉族,1931年3月13日出生于四川省井研县,中共党员,口腔内科学教授。
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口腔系,曾任四川医学院口腔内科医生,1962年在四川省川南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身)口腔科工作,1973年任主治医师,1983年任口腔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86年任口腔医学部副主任,口腔内科教授,1991年任口腔系主任,1994年被学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6月退休。
毕生从事口腔医疗和教学工作,致力于口腔医学系的建设。
来源:泸州日报、宣传统战科
校对:邓婕、陈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