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广医肿瘤医院内科郑燕芳教授团队发起的临床研究入选ESMO年会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单臂、双队列、开放标签的II期研究(NCT04922658)。2022年8月26日数据截止时,17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肿瘤评估。在这17例患者中,有6例仍在接受治疗。索凡替尼作为N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甚至是更后线治疗药物,仍为患者带来了突出的PFS获益,上述患者的中位PFS达7.0个月(95%CI:5.3-NA),最长PFS更是达到9.2个月。不仅PFS获益明显,患者总体疾病控制情况也较为理想,DCR高达94.1%(16/17例),其中,疾病稳定(SD)患者有16例,仅1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
索凡替尼安全性总体可控。该研究有19例患者被纳入安全性分析。分析结果可见,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任何级别;≥3级)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57.9%;0)、蛋白尿(52.6%;21.1%)、低蛋白血症(42.1%;10.5%)、腹泻(31.6%;0)。
肺癌是全球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多的一种,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近年来,众多新型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在NSCLC的一线、二线治疗中广泛应用,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晚期NSCLC患者,进展至三线或后线治疗时可选择药物较少,治疗需求难以被满足。郑燕芳教授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索凡替尼作为晚期NSCLC的三线及后线治疗治疗药物,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提示该药物可能成为晚期NSCLC潜在的三线及后线选择,有望为更多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郑燕芳教授、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大内科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特聘教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广东省抗癌学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与肺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医学会、美国医师联合会会员;
美国执业医师、留美博士后;
内科三区牛飞玉上一篇:医学科普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医学科普 浅谈淋巴瘤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