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
胰腺癌是发生于胰腺本身的癌肿,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病迅速、预后不良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趋势,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20年间增长约6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吸烟、饮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胆石症、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基因异常等因素有关。
胰腺癌大多起源于导管系统,起源于腺泡的大约1%,发生于胰头者约60%-70%,胰体约5%-10%,胰尾10%-15%,全胰癌约5%。由于发病隐匿,侵袭性强,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15%左右,根治性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仅约20%。而大多数病理确诊时已是晚期,现代医学如放化疗、内分泌、免疫治疗等疗效有限。胰腺癌总体5年生存率仅1%-5%左右,是预后最差的癌肿之一。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本病属于中医“黄疸”、“癥瘕”、“积聚”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胰,实系肝脾。主要病机为,肝气受阻、脾失运化所致的湿、热、毒交结成癌,“湿、热、毒”邪是胰腺癌发展的关键环节,热毒积聚,而成癥瘕。胰腺癌的中医辨证治疗分为四种类型。
主要表现:心下痞硬,上腹胀满或积块,质硬痛剧,胸胁苦满,烦闷,身热不退,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主要表现:面目身黄,小便黄赤,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胁肋疼痛,口苦口臭,便溏味重,发热缠绵,口渴而不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肝利胆,祛湿降浊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主要表现:上腹部不适或按之痛减,面浮色白,胸闷气短,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肢体乏力,甚至面浮足肿,或头眩心悸,舌淡苔薄,脉沉滑。
治法:健脾和中,燥湿消痞
方药:陈夏六君汤加减
主要表现:上腹痞满或触及肿物疼痛,烦热口干,低热盗汗,胸胁不舒或疼痛,消瘦纳呆,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红少苔,有裂纹,脉细数或细涩。
治法:滋阴涵木,消癥散结
方药: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胰腺癌多并发梗阻性黄疸,多为肿瘤直接压迫、侵犯肝外胆管或发生胆管转移所致,也有肝转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或混合性黄疸。中医治疗主要以利胆退黄为原则,并结合抗瘤退邪的药物。中医辨证论治将黄疸分为阳黄、阴黄,分别按湿热、寒湿治之。除化湿邪、利小便、通大便,为中医基本退黄大法,寒湿者治宜温中化湿,常用茵陈、栀子、青蒿、黄芩、大黄、郁金等。常用的方剂有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
胰头癌晚期常伴有消化道梗阻,可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系统功能障碍,可采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选用干姜、肉桂、三七粉、槟榔、莱菔子、丁香、沉香、三棱、莪术等药打粉,装入布袋内,外敷于腹部,同时可以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治治疗,中药可选用大承气汤,药用生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旋覆花、党参、半夏、大枣、炙甘草等。如腹痛剧烈者,可在上述方法上加用针灸治疗,取足三里、阳陵泉、胆囊穴、中脘、太冲等穴,也可采用穴位注射法,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混合,取足三里、阳陵泉穴注射封闭。
引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肿瘤学》
供稿:内科六区王小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