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与死神对决23天,那位被困车内1小时的男孩平安出院了
还记得发生在上个月的那位
被家长遗留在车内一小时才找到的
9岁半小男孩吗?
事件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
成为了不少新闻的头条和焦点
孩子的情况如何了?
最近,这名孩子
在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团队
及全体专家的共同努力救治下
已平安出院
已平安出院
出院时的小朱,状态良好
与别人沟通时对答如流
在大人的辅助下,可以慢慢独立行走
出院后小朱在父母的带领下,转至广州
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目前已康复良好
很快,他就能重回归生活正轨
继续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一起为医护团队的努力
以及为孩子和家长的努力点赞!
这次事件的发生
我们希望再次警惕广大家长
儿童安全无小事
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看管好
8月24日下午3点多,9岁半的小男孩(化名:小朱)坐车跟随妈妈到工厂上班,到达工厂门口时,家长直接下车忙起了工作,忘记了孩子仍在车内。过了1个多小时后,也就是下午4点多,小朱妈妈才发现孩子不见了,情急之下寻找才恍然发现,原来孩子还在车内。
由于当日天气高温炎热,外加车内环境密闭,小朱妈妈来到车辆停放的地方时,小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热射病反应。当时,小朱妈妈发现孩子时,小朱处于趴在车内呻吟的状态,且没有明显的反应。
小朱妈妈见状,马上把孩子送往所在的镇街医院。送至医院时,小朱处于昏迷抽搐状态,接诊医生马上对小朱展开了系列的抢救,等气管插管后,立即转送到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进行下一步的抢救治疗。
当天小朱在送到我院时,他的体温已经超过了42℃(正常体温计最高也只能测量到42℃)。孩子的血压、脉搏情况都非常并不理想,处于昏迷、休克状态,并伴有反复抽搐,病情非常凶险,医护团队马上给予小朱大量的药物进行抗休克处理。送院当晚,小朱经历了一个晚上的抢救,依然处于昏迷状态。
此外,孩子也伴有全身器官功能损害,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胃肠功能严重受损,同时也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异常等,孩子情况危殆。针对小朱的情况,医护团队尽最大的努力对孩子进行救治,一方面挽救孩子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孩子的全身器官,减少孩子的后遗症。
入院到出院,小朱在我院经历了长达20多天的救治。由于热射病死亡率极高,抢救难度非常大,也考验着医护团队的救治能力与应变能力。
救治过程中,小朱出现了持续高血压症状,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彭流泉介绍,小朱的血压最高时,收缩压值甚至超过了180mmHg,而舒张压值也达到了110mmHg,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脑出血。
此外,在救治过程中,小朱也出现了热射病的典型反应之一:凝血功能异常,由于体内的血小板数值持续下降,极容易出现各种出血性疾病,随时都有可能危及性命。
最危险的是,孩子还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医护团队在给予孩子机械通气、抗感染、抗休克等系列操作的同时,还利用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过滤掉孩子身上的毒素。在医护团队的一套动态应变抢救“组合拳”下,小朱情况最终恢复好转。
彭流泉介绍,孩子年纪小,除了救命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孩子的全身器官尤其是大脑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一切救治工作都离不开对孩子全身器官及大脑的保护,让孩子平安出院的同时,还能正常健康地成长。
小朱的症状,就是热射病发生后,出现的症状。事发当日气温炎热,汽车被暴晒半小时后,车内温度可高达40℃-60℃。孩子在如此高温且密闭空间里,很快就会出现缺氧、高热、大量出汗、虚脱等症状,身体能量会被大量消耗,全身器官缺氧缺血,人体各个器官均会受到严重损伤,从而造成生命危险。
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主任邓明红形容,小朱当日在车内的情况,就等同于把孩子放在烤箱内烘烤一样,表面看可能看不出些明显的损伤,但孩子的内脏器官会受到严重损害。目前一些高配置的汽车,在车钥匙离开车后,车辆会自动上锁。即使人在车内也打不开车门,小朱就是因为这样无法逃脱。
热射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体温持续升高,可达40℃以上;病人会感到乏力、头晕,甚至出现意识不清、谵妄、昏迷。同时,体内其他器官也纷纷“宕机”,心血管、肾脏、消化道、肝脏都会出问题,病情极其危重,必须送医院抢救。热射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猛,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可达50%以上。
有几类人群是最容易在夏天发生热射病,因此要特别注意。一类是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比如夏季训练的士兵和运动员等;另一类是年老体弱、或者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最后,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全,而且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即使很热了,粗心大意的爹妈也不一定注意得到,这使得婴幼儿也成为了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下面我们来讲一点正经科普
如何避免这些痛心的事件再次发生?
对于家长来说,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要家长多次练习,把非常识变成常识,把良好的用车习惯变成肌肉记忆,把前瞻性记忆变成语义记忆:
●下车前检查车里的整体情况,向后座看一眼。怕自己忘,可以贴一个提示。
●把公文包、钱包、外套放在后座,提醒自己向后查看
●孩子坐车时,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后面,司机斜眼就能看到。
●制定接送孩子的例行日程,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不要造成混淆或歧义。
●不经常接送孩子的人带孩子出去时,其他人要勤打电话询问着。
●带孩子出去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多长心眼。
●车膜,不要贴太遮光的玻璃膜,尤其是前挡风玻璃,让路人更容易看到。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教给他们简单易行的求救方法,有自救意识:
教给孩子三种车里求救方式:
☛打开双闪开关
☛用颜色鲜艳的东西,在前挡风玻璃处摇晃
☛用硬物敲击车窗或用双手拍打车窗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提前告知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把你留在车里,要及时提醒,因为我们可能是忘了你坐在后面。”
孩子出门要戴上安全手表
孩子出门要戴上安全手表,有危险了可以随时打电话,家长也能随时查看位置。
大脑容易偷懒,一个不留神,分别就变成了永远。
事关孩子安全的事情,永远别太自信。
即便孩子有自救意识,但是父母锁车门之前,一定记得要多做一个动作:回头看一眼。
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成立于1996年,设有床位2张。于2009年搬迁儿童医院,开放床位8张。2018年经扩建后,开放床位16张,其中单人间1间,双人间2间,使用面积330平方,目前是佛山市规模最大的PICU、顺德唯一一家PICU,收治佛山市及周边地区的危重症患儿,年出院600-700人次,救治成功率达99.8%。科室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敢于创新、与时并进的医护团队,现有医护人员2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拥有硕士研究生2名,先后派医护人员到新加坡、中国香港、广州、深圳等医院进修学习。
科室拥有多功能吊桥、多功能监护仪、血气分析仪、呼吸机、支气管镜、胃肠镜、血液净化仪、床边X光机、床旁彩色超声、脑电图等先进的危重症监护抢救设备。现已开展机械通气、小儿胃肠镜、支气管镜、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危重症超声、持续血液净化、亚低温等治疗技术,能满足大部分危重症儿童的救治技术。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较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目前我科是佛山市级、区级医学重点专科,在本地区小儿重症医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着示范和指导作用。联系电话:0757-22667805。
【妇幼健康科普】撰文、编辑:皑茵;编审:欣英、卢敏;审核:汪周艳;部分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常青藤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