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17岁花季少女竟患胃肿瘤?
病例分享
第二十七期
病
案
讲
述
讲述者:
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晓刚
近日,我们成功救治了一位胃多发肿瘤的患者,她是我们胃肠外科收治的年龄最小的胃肿瘤患者。17岁的花季少女,为何竟患上了胃肿瘤?
【接诊】
女孩入院前因腹痛、贫血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胃体多发黏膜下病变(间质瘤可能大),于是来到了我的门诊。
【治疗】
入院后,及时完善了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79g/L,胃窦部小弯侧见一大小约43mm×33mm×31mm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胃体小弯侧见一大小约32mm×26mm×23mm等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考虑肿瘤占位:间质瘤?
诊断基本明确,手术是必须的。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小姑娘对手术切口带来的疼痛和美观要求非常高,我们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讨论,决定利用先进的3D打印重建技术真实还原胃肿瘤的状况,并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行远端胃大部切除。
术中发现:患者胃容积非常小,只有60-80ml左右,为尽量保留部分胃体,采用远端胃大部分切除(保留大弯侧管状胃)+R-Y吻合。
【效果】
术后3天,患者已未诉明显切口疼痛,进食流质。术后8天,顺利康复出院。
涨姿势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间质瘤,最常见的原因是KIT基因或PDGFRA基因激活突变。GIST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胃(60%)和小肠(30%)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GIST患者可出现多种症状,包括早饱、疼痛或肿胀引起的腹部不适、腹腔内出血、胃肠道出血或贫血。一些患者可能出现急腹症(肿瘤破裂、胃肠道梗阻或阑尾炎样疼痛),需要立即就医。而且目前胃肿瘤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亟需大家关注。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SILS)是国际最前沿微创技术,手术中手术器械及设备经脐孔进入腹腔,利用脐部皱壁遮挡手术切口,具有突出的微创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术后疼痛少等特性。
然而,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受到孔道数目的限制,手术部位局限,对邻近脏器的牵引也有一定困难,同时因器械置入部位相对集中,难以形成操作三角,器械相互干扰,影响操作及手术视野,而且器械和光源同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术者对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目前,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医院能够开展该技术。
医师介绍
周晓刚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日本京都大学附属第二病院消化器外科访问学者。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消化道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及其他腹壁疝的手术治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王林胃肠外科主治医师
博士,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消化道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及其他腹壁疝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文字编辑丨卿俊美术编辑丨康薇静
责任编辑丨胡宗彦
四川省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后直接预约挂号
下一篇:当心!你的眼睛已经被光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