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不“普通”,“浴血”6小时抢救凶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血液是维系生命的源泉,失血过多可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诊了一名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中输血共3600ml,连同术前输血量,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换了一遍!面对这样的危急重症患者,南医五院普通外科决不放弃,坚持到底,最终成功帮助患者脱离上消化道出血的凶险境地。
黑便+呕血,病情来势汹汹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急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病死率为2%~15%。
59岁李叔,日前因“解黑便1次,乏力、气促伴头晕4天”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急诊血常规:血红蛋白47g/L,当即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住消化内科治疗。入院后反复予液体复苏、输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患者仍解柏油样黑便,血压低,心率快;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立即予介入栓塞填堵胃右动脉,病情趋于稳定。
次日早晨,患者再次出现呕血、头晕,神志不清,诊断考虑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休克。患者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29g/L,病情继续恶化,生命危在旦夕。南医五院普通外科王芝钧主任和陈锐锋副主任立即进行会诊,经过仔细讨论并评估病情后,建议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生死时速,唯有全力以赴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生命的绿色通道就此打开。麻醉科、手术室紧密配合术前准备,输血科迅速备足血浆和红细胞,手术医生普通外科王芝钧主任、陈锐锋副主任、李宝龙医生、王刚医生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紧张的手术状态。
很快,患者被推往手术,触目惊心的生死营救一步步展开。手术过程中,“十二指肠球、降交界部前壁上方和水平部溃疡处见裸露动脉活动性出血,必须立即予以输血。”王芝钧主任带领团队成员,一路爬坡过坎,历经6个小时,成功为患者施行了“胃部分切除术并胃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缝扎止血术、十二指肠残端引流术、空肠侧侧吻合术”。此次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中总共输血3600ml,加上术前输血量,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换了一遍!术后,由于病情危重,患者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治疗。经过3天的抗感染、营养支持、心电监护等对症治疗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外科普通病房治疗。
不离不弃,用心守护健康
此时患者全身插了不少管子:鼻空肠营养管、右颈内静脉置管、仅腹部引流管就有3根,看了都让人心疼不已。普通外科护理团队按照医嘱精心为患者护理,期盼着患者一天天好转。可是心病难医!看到“千疮百孔”自己不知道何时才能康复?一大笔医疗费用问题如何解决?李叔情绪异常低落,开始不配合治疗,一直和子女、医护人员闹情绪,甚至想要拔掉身上的引流管。
得知情况后,王芝钧主任、蔡珍玲护士长及主管医生、主管护师耐心劝导,认真为李叔做思想工作,向他讲述大家如何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的。慢慢地,李叔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王芝钧主任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每天带领医护团队查看患者恢复情况,疏导患者情绪。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术后第5天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术后消化道造影及彩超显示术后恢复良好,身上的引流管也慢慢减少,并于近日顺利出院。
“每每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鬼门关”痛苦挣扎,最终能在医护团队的齐心协作下重获新生,我们都感到无比的开心,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王芝钧主任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普通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一如既往,精诚协作,全力以赴,以精湛的技术,守护一方百姓。
王芝钧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主任兼小儿外科主任
从化好医生、岭南名医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从事甲状腺、疝、胃肠道肿瘤及肛管直肠等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工作30余年。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擅长胃肠道肿瘤、肛管直肠疾病、腹外疝及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擅长胃、结直肠肿瘤等疾病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陈锐锋
普通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普外科工作20余年,曾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第二届胃肠外科分会委员,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结直肠癌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全委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擅长普通外科甲状腺、各种腹壁疝、胃肠及肛肠疾病、腹部外伤的诊治,熟练开展胃肠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尤其对普外科疑难、急重症患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宝龙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腹壁胃肠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尤其胃结直肠肿瘤外科诊疗工作,接受过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系统培训。
擅长领域:胃肠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特别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及无切口手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肛门良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如何判断消化道出血?
1、呕血
当呕吐鲜红色或暗红色胃内容物,比较容易判断是上消化道出血。
当呕吐咖啡色或猪肝色胃内容物时,实际上也是上消化道出血,颜色变化是由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胃腔停留后胃酸作用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所致。
2、黑便
消化道出血在肠腔内停留一定时间,血液中血红蛋白中的铁经细菌分解转化成硫化铁后呈黑色,大便呈现柏油样乌黑发亮。
如在肠道内停留较长时间水份被吸收形成黑色成形大便,黑便颜色呈柏油样便,发亮而粘稠。
3、大便隐血
当有腹部不适、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情况时,常规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尽管大便颜色正常,称为消化道隐性出血。
4、出现身体症状
头昏、心慌、出汗、口渴、晕倒、血压下降。
✔消化道出血后如何自救?
1、及时就医
对呕血、黑便和便血确定是消化道出血后,无论出血量大小,说明存在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务必要去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必要时呼叫救护车。特别警惕突然出现上腹闷胀不适、恶心、肛门部便意紧迫感,同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和心慌等症状时,是消化道出血的前兆症状。
2、停止工作
一旦出现呕血、黑便、便血,应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工作和学习,特别是体力活动和运动,以避免更大的出血。
3、暂停进食
暂停进食饮水,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时需要禁食,到达医院后也不影响医生进行急诊胃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止血治疗。一般消化道出血停止12小时后,在医生指导下可饮流汁如温开水、米汤和蔬菜汤等。
4、卧床休息
将病人平放,令其安静休息;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床尾垫高,以保证大脑供血。
5、自然呕吐
当有呕血时,尽量让其自然呕出,不要剧烈用力呕吐诱发更大出血,也不要忍着不吐,呕血后及时用冷开水或矿泉水含漱去除口腔血渍,以减轻血性味的恶心反射加重呕血。
6、留好标本
如条件许可的话,可将呕吐和便血的标本带到医院,让医生观察,必要时进行化验检查。
7、记好病史
出血前的腹部症状、既往的病史和出血前的一些诱因,如是否有节律腹痛、消瘦、呕吐等症状,是否有服药、饮酒、肝病、应激和其它疾病史等,到达医院后及时告诉医生,对快速判断做出诊断很有帮助。
供稿:普通外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