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感情障碍?你还在傻傻分不清吗?
喵喵是失恋了吗?
喵喵,今年上初三。2个月前,老师告诉家长,喵喵貌似是谈恋爱了,成绩一落千丈。渐渐地,家长发现咪咪整天精神萎靡,闷闷不乐,天天睡在床上,不想动,胃口差,吃的少。旅游、打游戏、K歌这些以前喜欢的事情,现在统统都没兴趣了。甚至于在她的胳膊上还发现了斑驳的划痕。
喵喵难道真的在谈恋爱,还失恋了吗?
喵喵又想通了?
大约一周前,事情突然出现了180度反转。喵喵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猛地好了起来,每天不再睡在床上,而是忙个不停,一会儿说要自学某某课程,一会儿又说要当作家,每天都显得很亢奋,自我感觉超好。
起初,父母觉得喵喵是想通了,收心了。但喵喵的持续表现,让他们越来越担忧。
喵喵突然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很能干,将来肯定不得了。她还变得特别爱花钱,常常跑出去玩,抢着请客买单,还疯狂买一堆用不了的东西。
而且,她晚上也不睡觉了,父母劝她休息,她说自己的精神非常好,不用休息,自己时间不够用,要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喵喵是受感情刺激了?
父母担心是不是因为感情问题让喵喵不正常了,带着她去了医院。
医生询问了病史,并向老师及同学了解相关情况后,告诉喵喵父母,喵喵得了“双相情感障碍”,和恋爱感情问题完全是两码事。
情感障碍不是“感情障碍”,需要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情感障碍科在门诊广场开展了义诊活动,为大众科普疾病相关知识。
以情绪极端变化为主要表现的双相情感障碍给患者造成了莫大痛苦,但经过规范治疗,该疾病是可控的。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科主任李文飞介绍,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患者的情绪大起大落就像过山车,体验着双面人生。
拿咪咪的病例来说,前半段,是典型的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而后半段,是典型的躁狂发作,正好和抑郁症状相反,表现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
整个病程中,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的情感障碍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病”?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也是著名的印象派大师梵?高诞辰周年纪念日。
海明威、丘吉尔、梵?高......这些天才都曾被双相情感障碍所困扰。所以这类疾病还被称之为“天才病”。
这与疾病的另一个临床表现“轻躁狂”期有关。在轻躁狂期,患者心情明显愉悦、开朗、社交主动、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精力旺盛、创造性增加、行为活跃、工作效率提高等等。
这种状态,一般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工作及创作能力。
但这并非是正常的状态。如果轻躁狂期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干预,就会转向躁狂发作。
哪些人容易患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
有研究表明,该病具有遗传倾向。有亲属患双相障碍者,发病风险增加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风险越高。
首次发作的高峰年龄在1519岁。大多数患者在25岁以前发病。
负性生活事件也会增加该病的发病风险。
双相障碍如何就诊?
选择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目前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等。
如何预防复发?
遵医嘱服药,定期看门诊。减药、停药务必要咨询医生意见,
注意季节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学会自我调适,寻找外界支持,平稳度过重要的人生节点。
家人和朋友也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