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创手术| 桂医附院开展免插管喉罩全麻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手术
近日,桂医附院胸外科与手术室麻醉科紧密配合,成功开展首例免插管(Tubeless)喉罩全麻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
术中无气管插管、无胸腔引流管、无尿管,仅通过胸部一个微小切口便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天康复出院。
此项技术的开展为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带来了更舒适和高效的就医体验,标志着医院胸腔镜微创技术再上新台阶。
张先生(化名)半月前在一次肺部CT体检时发现肺部有小结节,他随即来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就诊,经医生仔细检查后建议其住院手术治疗。
张先生入院后一直情绪低落,除了对病情的担忧,他还担心术后切口疼痛以及各种引流管留置所造成的不适,对手术表现出极大的恐惧……
为了将手术可能带来的创伤降到最小,胸外科主任郑民、副主任医师王洋、主治医师覃石磊团队与麻醉科主任王永旺团队结合患者病情以及身体情况,决定用喉罩替代双腔气管插管,并通过超声引导精准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
手术在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下,通过一个约3cm的操作孔,耗时仅40分钟完成。
麻醉进行中
手术进行中
手术进行中
手术切口
术中几乎不出血,术后患者立即清醒。由于手术前后不留置尿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第三天即康复出院。
“手术前听说要在气管和胸部放手指头那么粗的管子,还要插尿管,想到就有点怕,现在你们高超的技术解决了我的恐惧,这么快就恢复出院了,太感谢了。”张先生出院时感慨道。
王永旺主任介绍: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不断发展,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Tubeless喉罩替代双腔气管插管,减少插管的机械通气损伤,降低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完善的区域神经阻滞可以达到术后更好的镇痛效果。但是该技术对麻醉医师术中麻醉管理要求较高,需要麻醉医师有丰富的气道管理经验和镇痛技术。
郑民主任介绍:相比传统手术,Tubeless技术可避免各种管道对身体的刺激,患者术后清醒快、恢复快、创伤小、痛苦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实现患者快速康复。细致的术前讨论和充分准备,根据患者病变位置、肺结节大小等特点,设计手术及麻醉方案,术中手术团队和麻醉团队的密切配合是此项技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什么是Tubeless技术?
简单说来,近年来兴起的Tubeless技术,与常规胸腔镜手术的最大区别是病人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无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通过更小的创伤完成手术,从而让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
文/李晓玲
图/蒋敏洁
编辑/胡晓云
校对/李自恩
审核/李锦
往期精选Editors'Choice
【收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8月各科门诊排班表
喜讯|广西胃癌早诊早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桂医附院
【喜讯】桂医附院新增5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
0-17岁特殊儿童到桂医附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可享每期高达20000元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