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技术 | 肿瘤内科团队先后三次手术,7旬老人12cm大肝癌瘦身成2.5cm
近日,70岁的张伯激动地向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送上锦旗致谢。去年底,罹患肝癌晚期的他肿瘤已长到120mm×119mm,经肿瘤内科先后三次手术,大肿瘤瘦身为25mm×22mm,也让张伯的病痛大为减少。
今年70岁的张伯是一名退伍军人,2020年11月因胆囊炎在肇庆某医院就诊,检查过程中却发现肝内占位,考虑是肝癌。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因难以耐受而停药,改用中药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张伯的儿子也曾带父亲前去广州求医,被告知病情不容乐观,治疗难度大。
由于病痛的折磨,张伯身体越来越差,脸色枯黄,还经常伴随剧烈疼痛,饱受煎熬。2021年11月,张伯腹部出现持续性的钝痛,在我院急诊医学科就诊时发现恶性肿瘤已经长到120mm×119mm大小,而且有淋巴结转移,属于肝癌4期。急诊医学科随即与肿瘤内科会诊。
考虑到张伯年纪较大,肿瘤内科团队制定了介入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医生介绍,早期肝癌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肝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患者就诊时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成功率低,局部介入治疗联合全身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成首选方法。12月2日,在家属的支持下,肿瘤内科团队为张伯实施手术,准备通过用栓塞剂栓塞动脉,使肿瘤组织死于缺血。手术顺利完成,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础。
2022年1月11日,张伯反复出现低烧,经CT检查显示,张伯的肝肿瘤发展情况与预期中的情况一致,出现坏死,但也同步出现了化脓情况,需尽快进行穿刺引流。1月14日,肿瘤内科顺利为张伯完成经皮肝穿刺脓肿引流术,抽出300ml脓液,不久后,张伯康复出院。
3月16日,复查CT发现肿瘤明显缩小,仍有残留病灶,肿瘤内科按照既定计划,再次为张伯完成了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该手术是经股动脉插管通过对肿瘤进行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在血管内灌注化疗药物,将药物直接注入病灶、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对肿瘤血管进行栓塞,以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实现精准治疗。”肿瘤内科杨嘉文副主任医师介绍,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药物靶向性好、安全性高、适应人群广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正常肝组织不受损伤、术后恢复快、可多次重复治疗等优点。与静脉全身化疗相比,TACE大大减少了药物用量,可减轻药物副作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身体负荷,延长生命。手术十分顺利。
7月29日,张伯入院复查,杨嘉文发现恶性肿瘤进一步缩小,变为25mm×22mm大小,张伯的精神状态也很好。
出院当天,张伯激动地给肿瘤内科医护团队送上锦旗,表达对肿瘤内科团队的精湛医术以及医护人员暖心照护的感激之情。张伯儿子说,“(父亲现在)能吃能干,跟以前健康的时候一样。我很开心,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给我和父亲带来了新的希望。”
肝癌知多D
肝脏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器官,我们时常因为它的“沉默”而忽视了它的健康。杨嘉文医生提醒,肝癌在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当患者明显感受到不适时,病情大多已进入了中晚期。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表现出疼痛、消化道症状、出血等症状。此外,肝癌患者还可能会表现出黄疸、腹水、肝脾肿大的体征。
为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杨嘉文医生指出,有乙肝病史,肝硬化,长期酗酒,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早期肝癌患者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如切除或肝移植,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0%~70%,晚期肝癌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会有较大提高。需注意的是,经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应定期复查。
关注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为您提供预约/当天挂号、诊间支付、查看费用/报告等移动服务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三水区人民医院
为您推荐适时的健康资讯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