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突然大面积爆痘竟然有可能是...
健康相伴,如影随形
听说长痘痘也会引发骨髓炎?
是呀!长痘痘过多,还有可能是全世界仅百余例的罕见疾病!
即使已到立秋,但天气依旧炎热,脸上也越来越容易出油,各路“熬夜冠军”加上“秋日里的第一杯奶茶”,脸上就开始冒痘痘了。长痘痘并不可怕,可能过几天就慢慢平复了,但不适当的方法处理痘痘才可怕!
在临床上,痘痘被称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由于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痤疮也常被称为“青春痘”。
13岁的小明近半年来脸上开始冒“青春痘”,平时偶尔会用手去挤痘,最近1个月痘痘越长越多,甚至还长到了背后。家长很担心,于是带着孩子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小明是青春期到了开始长“痤疮”,开了口服消炎药以及面部“刷酸”治疗。
但是小明的“痤疮”并没有好转,连头皮、胸前都开始在爆痘,于是着急的家人开始给小明各种凉茶、中药治疗,结果不仅痘痘越来越多,而且突然出现高烧、浑身无力、右膝关节剧痛等症状,吃了几天的消炎药也不见好转。
心急如焚的家人带小明来到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就诊时发现小明的各项感染指标均明显升高,右下肢骨关节磁共振检查显示出现急性骨髓炎征象。
在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小明的脓痘更多了,关节症状也加重了,除了右下肢,右上肢的关节也开始痛起来了,体温也居高不下,同时还伴有身体倦怠、食欲不振、肌肉疼痛等不适,整天蜷缩在床上哭泣。
这时,正在横琴医院出诊的珠海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梁韵婷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前往会诊,在仔细询问情况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后,根据小明头面部、躯干、四肢多发丘疹、脓疱,伴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判断出小明所患的并不像普通的“痤疮”,也不是常见的“感染性骨髓炎”,这一系列的病症都指向一种罕见疾病——“暴发性痤疮”。
于是,梁韵婷立即报告皮肤科主任黄芳,经过翻阅文献及科内讨论,最终才诊断小明所患的为“暴发性痤疮”。随后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活检报告,均证实了爆发性痤疮的诊断。
在明确了诊断之后,经过本部皮肤科、儿科、骨科及感染科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为小明制定了糖皮质激素+多西环素的治疗方案,当天小明的体温便恢复正常,关节疼痛的症状也慢慢减轻,全身的脓痘不再增多,并逐渐消退,病情得到迅速控制。
日前,经过近两个月的系统治疗,小明已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虽然痘痘消退后遗留少许瘢痕,所幸骨关节及其他器官没有并发后遗症,珠海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还为其制定了后续的随访护理和医美治疗方案,让其早日恢复阳光自信的帅气本色。
什么是爆发性痤疮?
暴发性痤疮是一种罕见且极严重的特殊类型痤疮。1975年正式命名,至今全世界仅报道百余例,多发于青年男性,发病前常有轻度痤疮,随后突然出现大量丘疹、脓疱等皮肤损害,患者自觉疼痛。同时可伴有严重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肌肉痛、肝脾肿大、器官功能衰竭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蛋白尿,血液细菌学培养阴性。影像学检查骨X线片可见骨溶解性损害或骨扫描发现摄入量增加。
本病例病因尚且不明,通过皮损处的细菌培养,以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长为多见。根据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而糖皮质激素可获显著疗效,目前认为本病可能是患者对痤疮丙酸杆菌Ⅲ型或IV型变态反应。暴发性痤疮的治疗主要采取联合治疗(药物与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和外用糖皮质激素、异维A酸;物理治疗包括各种红蓝光治疗等。
“暴发性痤疮”虽然罕见,但“痤疮”却非常常见,痤疮患者如做好日常护理可以帮助减少暴发性痤疮发生的风险。
皮肤科医生教大家做好日常护理!
01.清洁及保湿
注意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避免过度清洁,如果不断洗脸去油,反而会损伤皮肤黏膜屏障;
控油保湿,每日使用清水或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次数控制在2~3次即可,清洁后外用温和滋润乳。
02.忌用手挤压、搔抓
挤痘一时爽,但如果消毒不严格,及易诱发感染及加重病情。
03.限制高升糖指数等食物
戒烟酒,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类如甜点、奶茶及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长痘期间尽量不要喝牛奶,特别是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会更容易长痘。
0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可适当运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除了正确使用护肤品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外,长痘痘最重要的是要及时看医生。
由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诊断评估,分级就诊,对症治疗,很快就能见效,且能避免严重与恶化的风险。
撰稿:梁韵婷,郑倩滢
校审:蔡伊莹,郑倩滢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