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夜漏向深秋始觉
“立
秋
今天(8月7日)是立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这时整个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并趋向萧瑟成熟。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立秋有三候,分别是凉风至、白霜降、寒蝉鸣。意思是夏日热风肆掠的时间渐渐减少,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伴随晨光的将会有氤氲雾气;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将开始鸣叫取代夏蝉的聒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立秋后,天气由炎热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皆以“收、养”为原则。
01
立秋后该如何养生?
1.起居作息有规律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立秋后虽然暑热未尽,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往往是白天酷热、夜间凉爽。
晚上睡觉时,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使人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睡觉时也不宜对着门窗,避免受到冷风侵袭而致病。
2、运动调养
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
在秋天“养收”的时候,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虚弱者。
3、饮食有节制
可以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菠萝、乳制品等食物,以益胃生津;煮粥喝,能滋阴润燥;或是吃百合、秋梨等以润肺。
忌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生冷的食品。更不能暴饮暴食。
4.按摩养生防秋疾
★预防秋季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
预防感冒有两个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擦迎香和晨起浴面。
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增强脾胃功能
中医五脏中脾属土,肺属金,通过补土可生肺金,使肺物质基础充盛,功能强健;这时点按足三里可以达到补脾胃的功效。
秋季开始贴秋膘,需要脾胃功能强盛,否则易产生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通过擦中脘来解决这些问题。
穴位解析: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简便取穴法,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脐部到胸骨剑突的距离为8寸,一半即为四寸。
广西江滨医院针灸推拿科
科室分设针灸治疗区、推拿治疗区和门诊,共设有治疗床80张。现有医务人员2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9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技术力量雄厚。
科室秉承大医精诚的理念,突出传统中医特色,在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皮肤等科的常见病及多种疑难病的治疗上,采用传统针灸、中药等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其中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天灸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火龙灸体质调养、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症、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小儿推拿治疗各种儿科常见急慢性病等为我科优势治疗项目。
联系地址:
南宁市青秀区河堤路85号广西江滨医院
预约咨询电话:
0771-2080070(治疗室)
0771-2080161(门诊)
▐来源:覃晓燕吴刚(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向煜
▐审核:陈春栩
END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