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士说食疗 | 夏季养生如何吃?牢记这“五个三”
夏季当令,气温飙升,暑热盛行,人们也会感觉极度不适。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红、烦躁等。
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也会引起热病,常见低热、四肢困倦、胸闷、恶心等症状。
暑热耗气伤阴,人们常出现大汗出、口干、气短乏力等症状;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还会出现疲倦乏力、嗜睡、头昏、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
那么,夏日炎炎,我们应该如何从饮食上进行调理,从而减轻暑邪的伤害呢?推荐以下几种具有清暑化湿的食物,可适当多吃。
三瓜
苦瓜、黄瓜、西瓜
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肺经,其功效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对祛除暑热有一定效果。
黄瓜性凉,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其功效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治身热烦渴,咽喉肿痛,风热眼疾,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病症,除祛除暑热外,还有一定利湿作用,此外尚能补充人体由于大量出汗导致的津液不足。
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肺、肾经,其功效清热解暑,解烦止渴,能解暑热烦躁,另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使暑热之邪从小便去,用于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导致的发热、烦躁、口干。
三豆
绿豆、赤小豆、白扁豆
绿豆味甘,性寒,归心、胃经,其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痈肿疮毒、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善解热毒,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可以治疗下水肿、腹胀、脚气浮肿,对于暑湿中阻导致的腹胀、胸闷、不思饮食、水肿有一定效果。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其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对暑湿导致的上吐下泻、胸闷腹胀有一定效果。
三菜
芹菜、菠菜、金针菜(黄花菜)
芹菜性甘、凉,归肝、肺、胃经,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对夏季暑湿盛行导致的发热、烦躁、口渴、水肿、小便不利有一定效果,此外还有辅助降压降脂的作用。
菠菜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具有敛阴、润燥、养血的功效,对于暑热耗伤阴津导致的皮肤干燥萎缩、口渴、脱水状态、大便干结有一定效果,此外还有一定的补血作用,贫血者适合长期食用。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味甘微苦,性平,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眩晕耳鸣、心悸烦闷、小便赤涩、水肿、痔疮便血等病症,对暑湿所致的眩晕、心烦、水肿、尿赤热有一定效果。
三叶
荷叶、桑叶、藿香叶
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归心、肝、脾经;其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的功效,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此外,还有一定的利尿、通便、降脂的作用,对减肥有一定效果。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等,对暑热引起的头晕眼花、干咳、烦热有一定效果。
藿香叶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主治脾湿内阻导致的脘腹胀满、食少作恶、大便溏薄等,暑湿或湿温见自觉身热烦闷(体温不高)、倦怠乏力、腹胀泛呕、头痛身重等。
三茶
绿茶、苦荞茶、菊花茶
绿茶味甘微苦涩,性微寒,能消暑清热、醒脑提神,在增强食欲、健脾利胃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汗出较多,常饮绿茶有利于清热祛暑、生津益气,弥补身体损耗,提高耐热能力。
苦荞茶味苦,性微寒、有益气、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对于暑热耗气伤津所致的身热烦躁、疲倦乏力、口渴有一定效果。
菊花茶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肝阳上亢导致的目赤肿痛或头晕头痛等,对暑热导致的头晕、头痛、眼花、烦躁、身热有一定效果。
推
荐
药
膳
荷叶西瓜翠衣饮
材料:荷叶、西瓜翠衣各10克。
方法:水煎滤取药液,加白糖少量,频频饮服。
酸梅汤
材料:干乌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两)、甘草(一两)、冰糖。
方法:干乌梅和山楂先加水泡开,然后连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用纱布包起来。在大锅里注满水,放入纱布包,大火烧开。煮沸后,加入适量的冰糖,小火熬煮6—7小时。
陈皮老鸭煲冬瓜
材料:陈皮10g,鸭肉500g,冬瓜500g,薏米50g。
方法:鸭肉洗净后切成小块,冬瓜切成与鸭肉般大小的小块,放入清水2000ml,煮开后放入上述药材,同煮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请点赞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文秀华(老年病科)
美编:周诗宇
审核:陈杰
远志博学厚德精业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救电话:028-68890120
医院官网:www.sc2zyy.com
医院官方微博名称: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预约挂号:
1.“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服务号”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挂号。
2.天府医健通、天府市民云、华医通App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