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州25万女性健康队列重大发现 为我国宫颈癌防治提供精准细化策略
近日,国际感染性疾病领域顶级医学杂志《JournalofInfection》(IF=38.637)在线发表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女保健部和出生队列研究室邱琇教授科研团队关于农村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流行特征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HPV病毒感染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流行特征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异。
邱琇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妇女儿童健康系列研究,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年起建立的广州女性健康队列,该队列基于多个人群健康登记数据平台,旨在探索广州地区成年女性健康的变化轨迹、影响因素及远期效应。队列建设正稳步推进,现已超过25万人,计划每5年随访一次,目前已有30%的人群完成了第2次随访。
本研究首次报告了我国农村地区35-64岁大规模人群女性HPV的流行特征。研究发现,该人群宫颈癌相关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0.7%,按年龄别呈现“J”型分布,45-4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低,之后随年龄的增加感染率增高,60-64岁女性感染率最高,达14.6%,是35-39岁组的1.41倍。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高发恶性肿瘤,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建议推广以HPV检测为手段的宫颈癌筛查策略,以降低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本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挑战,一些地区的数据显示55岁以上妇女的宫颈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因此,在未来10-20年里,需要更细化和精准的宫颈癌防治策略,落实55岁以上的女性人群HPV筛查应该成为我国消除宫颈癌行动的重点之一。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队列研究室主治医师夏晓燕,博士后邵丹彤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为出生队列研究室负责人何健荣博士;该研究同时得到了市妇儿中心医师刘慧慧、研究助理黄铭曦和于佳主任的大力支持。
END
来源:出生列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