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地址:珠海市吉大景乐路53号 电话:0756-3325088(总机),0756-3325027(导诊)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 医院动态

【热烈祝贺】广东省中医院林毅教授获评国医大师、张忠德教授获评全国名中医!

7月20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发布

关于表彰第四届国医大师

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的决定,

授予丁樱等30位同志国医大师称号,

授予丁丽仙等101位同志全国名中医称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林毅教授当选第四届国医大师,

张忠德教授当选第二届全国名中医!

林毅:中医乳腺专科的开拓者

林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1986年、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第二、四、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林毅教授从医57年,创建中医乳腺病专科,引领建设现代中医乳腺病学科。年逾80,至今仍坚持在临床一线为广大患者服务,每周6天门诊,年服务患者量逾万人次。提出“六郁治乳”等系列学术思想,针对现代医学难点和盲区,发挥中医全程优势治疗乳腺炎性与增生性疾病,运用特色疗法切入乳腺癌防治,疗效显著,被誉为现代中医乳腺病学奠基人与开拓者。

林毅出生于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作为军医的父亲为她取名“毅”,意在“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身西医世家,从小梦想是当飞行员,却一辈子投身中医事业。从医半个多世纪,林毅以岐黄为盾,阻击乳腺病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粉红杀手”。她说:“选择中医药,我无怨无悔!攻克乳腺病,我风雨兼程!”这位中医铁娘子,从未停下追求与奋斗的脚步。

开拓中医乳腺专科

林毅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毕业时受到班秀文、林沛湘等名中医的启发,她决意在临床中磨炼自己,遂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在桂林市中医医院外科开始执业生涯。

作为外科中少有的女医生,当时来找林毅求诊的乳腺炎患者特别多。针对切开引流手术伤口久不愈合、影响乳房外观等难题,林毅勤求古训,创新电火针仪及“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研制多种专科制剂。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改善外观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林毅由此声名鹊起。她进一步创立了国内首个中医乳腺病专科,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唯一“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2018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欧洲乳腺癌专家协会(EUSOMA)认证的乳腺病医疗中心。

1997年,时年55岁的林毅受邀前往广东,开创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同时担任广东、广西两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中心,年服务患者量、年乳腺癌手术量在全国中医医院名列首位。

林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6年,并推动专委会升级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任名誉主任委员至今。

创新乳腺理法方药

从医57载,林毅主张以“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作为中医临床指导思想,坚持“中医优势病种能中不西,疑难病种衷中参西,急危重症中西结合”。她在继承历代医家郁证学说精华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六郁治乳”理论以及“治乳独取中焦”“治乳从气,不止于肝”等重要学术观点。创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药周期疗法”、乳腺炎“燮理阴阳、立法衡通”、乳腺癌“分期辨治”诊疗体系,临床运用疗效显著。

为推动中医乳腺病诊疗规范化,使中医乳腺科医师有章可循,她牵头组织全国中医乳腺病领域顶尖专家,先后制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诊疗规范及行业共识10余部,覆盖乳腺病领域多个病种,为国内中医乳腺病行业提供可供借鉴的诊疗方案。

她主张防治并重,身心同治,道术结合,先后编创“女性养生导引功”“乳房保健八法”,后者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她率先将情志疗法、五音疗法、运动疗法及团体治疗等引入乳腺病防治中,构建起覆盖全病种、全周期的乳腺病防治体系。

林毅研发院内制剂14种,其中不乏消癖系列口服液、功劳木洗剂等“明星单品”,先后在广东省中医院、桂林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使用,取得满意疗效。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痰瘀互结、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的潜在病变风险,她率领团队历时十余年技术攻关,在消癖口服液系列制剂基础上组方优化形成“消癖颗粒”。该方由郁金、莪术、仙灵脾、肉苁蓉等组成,具有疏肝活血、补肾助阳、调摄冲任之功效,标本兼治,对于痰瘀互结、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该药于2018年获批新药证书,是国家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以来,首个由研发机构作为持有人获批上市的中药创新药,也是首个参照美国FDA标准,按中、西药标准同时通过审评的中药创新药。

培养海内外中医英才

杏林兴教,振铎传薪图远举。多年来,林毅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推动和引领国内外中医乳腺学科发展。

1988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办批准,林毅牵头举办了35期“台湾省中医师临床进修班”,累计535名中医学骨干人才回到大陆培训学习,成为台湾省中医学发展的中流砥柱。林毅带领的桂林市中医医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对台中医药学术交流基地”。陈立夫题“体天行道”赞誉她为两岸中医学术发展所作贡献。

1995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举办首期“全国中医乳腺病诊疗技术推广班”,此后林毅定期主持举办多种形式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搭建起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将现代中医乳腺病学术思想、先进技术、诊疗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为中医乳腺病学事业注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培养了一大批海内外中医领军、骨干人才。作为第二、四、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先后培养学术继承人6名,正式拜师弟子22名,陈前军、司徒红林、王志宇、陈建萍等多名继承人成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主委、副主委、青年岐黄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

“林教授总是以高标准要求学生”,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获得者司徒红林提到,“她希望学生树立中医药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方法自信,努力将中医药疗效发挥到极致。”

她获聘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日本熊本机能病院名誉院长,1995年荣获美国中华医学会“国际名医奖”,学术声望享誉海内外。

树立济世良医楷模

如今,年逾80的林毅仍坚持每周出诊六天,年服务患者量逾万人次。她以耄耋之年夙兴夜寐地工作,仍难以满足全国各地前来求诊的患者。她精神抖擞,思维敏捷,每天8点开诊,常常连续工作到下午2、3点才能看完。虽然临床工作繁忙,但从不敷衍病人,依然耐心细致地收集病史,查体观色,望舌切脉合参,洞察精微,屡起沉疴。“忙是好事,说明群众需要中医,说明中医有生命力。虽然累,但病人需要,是我最大的快乐,就应该一直做下去。”

她堪称“杏林常青树”。55岁时,她毅然离开任职13年院长的桂林市中医医院,勇敢迎接挑战,前往广东从零开始开荒拓土,造就国内最大的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乳腺病诊疗中心。她年逾花甲仍带领团队研发新药,历经十余年攻关获批上市,为中药新药研发事业书写新的篇章。古稀之年推动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升级为乳腺病分会,为国内中医乳腺病行业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在她的荣誉簿上,近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1项及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从来没有限制你在某个年龄一定要做什么事情,既然选择了中医这条路,选择了这个为国为民的事业,就应该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正是凭借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不断深挖中医药学宝库,传承创新中医药学精髓,林毅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疾苦,树立了济世良医的楷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张忠德:12次逆行的“战疫”名医

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

张忠德教授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最美医生”“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南粤突出贡献奖”“广东省‘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等功’”“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

张忠德深耕中医呼吸急危重症救治、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工作34年余,先后参与“非典”、甲流、登革热、寨卡、新冠肺炎等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工作。曾在抗击“非典”战场的生死线上走过一回的张忠德,初心不悔,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是我国救治传染病的中医领军人物。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临床救治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内地援港医疗队副领队,先后奔赴12个战场,他始终以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和顽强意志力,为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他临危受命,在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连续奋战73天,带队接管5个病区,收治患者348人,精准打出中西医“组合拳”;带领中医专家常驻武汉市汉口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使该院成为全国中西医协同抗疫的典范。所在的医院党委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其本人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继武汉之后,全国各地出现局部疫情时,他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毫不犹豫地冲锋到第一线,深入隔离病区查房、制定诊疗方案、走访社区街道、督查改进措施、指导中药煎煮配送,先后赴河北邢台、云南瑞丽(2次)、辽宁营口、广东广州、江苏南京、福建厦门、甘肃兰州、辽宁大连、陕西西安等地开展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遵循中医“三因制宜”原则,提出结合区域特点的中医治疗方案,累计救治患者30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运用“扶正驱邪”的理念有效阻断普通型向重症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效果显著。

2022年3月,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在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忠德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内地援港医疗队副领队,带领300多人的医疗队驰援香港。在援港期间,他带领医疗队在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内地同行及香港中西医团队深度合作,精心救治、护理患者,出色完成了任务,实现了中医首次进入香港“红区”、中西医共同组建队伍、大幅度提高中医药使用率、提升中医治疗率、实施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的群体辨证模式等六大突破,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同行,以及香港市民的高度肯定,为香港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既是曾经被疫病击倒过的患者,又是数次与疫病较量过的专家,在12次的逆行中,他历经磨砺却更是坚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身心同治,坚持党建引领临床救治工作,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前线。

他领衔建设了“十二五”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建立了名老中医防治传染病经验数据库、甲型H1N1临床数据库、中医药防治登革热临床数据库等。

2003年“非典”期间,他积极参与开展全部疑似病例的诊治和隔离工作,参与制定《广东省中医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辨治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非典型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

守正创新,崇尚科学,

孜孜不倦促进医学进步,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张忠德认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应突出中医药学科内涵,吸收同时代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以创新性的理论带动临床实践的创新,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科技支撑能力。

在抗击“非典”中,他积极开展临床一线救治工作,“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非典”、甲流、登革热、寨卡等传染病流行期间,他作为主要参与者制订了国家中医药诊疗方案,开设中医隔离病区,运用中药治疗这些传染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带领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第九版)》《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Delta毒株专家共识》等。

张忠德创新性提出“早期扶正,全程扶正,肺肠同治”“分期辨治,识清变证,截断扭转”等重要学术观点,在全国较早提出重症和危重症的中西医预警指标,提出通过早期给予肺肠同治、全程早期扶正,阻断疾病恶化;应用“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进行救治,有效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28天病死率(21%vs5%);应用“扶正救肺方”治疗新冠肺炎重症高危人群,将重症转化风险降低83%。“扶正救肺方”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并申请国际PCT专利,入选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研究,为基于尿液蛋白质组的新冠肺炎重症标志物发现及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牵头制定新冠肺炎Delta变异株感染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方案并在全国推广,为各地抗击Delta变异株疫情提供了经验。在国内外分享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的中国治疗方案,向世界各地提供中国方案、中医经验。

建设全国一流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

重视理论创新与师承

在张忠德的带领下,急诊科发展为全国唯一一家验收达到优秀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成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卒中中心和全国首批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示范中心。

成立“岭南中医急诊医疗联盟”,省内外59家医院加入联盟。以珠三角为中心,辐射整个华南地区和周边省份,让患者全程有监控、过程有救治、到达后能快速处理,为急诊处置病人提速,实现“共策共享、齐发展、同进步”。

成立中国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为中国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和广东省主席单位,牵头建立广东省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目前有省内77家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入,其中三甲医院33家,提供以“上下联动”为中心的医疗技术帮扶服务、教育互联网服务、科研信息化服务、管理标准化服务等。

创办“全国中医急诊论坛”,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第六届,创办全国中医青年医师急救技能大赛,并急诊专科成立AHA中心,并开办国际认证课程(AHA的BLS+ACLS)。

全国最早开设的急症教研室之一,主编了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在教学创新改革中,提出“急诊思维引导教学法”,2018年“中医急诊学思维引导教学法的构建与信息化建设”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张忠德师从岭南医学代表医家甄梦初、国医大师晁恩祥,将二者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呼吸急危重症、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术理论和诊疗经验。针对慢性复发性疑难杂症,创新中医藏象理论,理清病机层次,提出“平调五脏论”,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同时开展一系列临床科研一体化深入研究,针对呼吸急危重症明确中医药治疗急性加重期病原学和宿主免疫的机理。

张忠德行医至今34年,以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疾苦,活人无数,履让沉疴奏奇效,深受患者欢迎和爱戴,收到患者表扬信、感谢信数千封,被患者亲切唤作“德叔”,是群众心中的好医生。

至今培养了学术经验传承弟子数百名,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团队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从事中医学、呼吸病学、传染病学等的临床专业及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专业基础研究人员)。

传承薪火,担当使命,

带头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运用中医药维护健康,张忠德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医药人的初心和使命,矢志中医药文化薪火传播,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坚持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传播科学的中医药健康理念,撰写原创科普文章,与主流媒体合作的《德叔医古》《一证一解》《疑难杂症》等健康科普专栏备受追捧。他将自己开展中医药救治、中医药抗疫的经历融入教学内容,先后走进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朝天小学、文德路小学等多所高校、中小学校园,把党的故事、榜样的力量、中医药文化带进了校园、带到了学生身边,以身示教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身体力行传播中医药文化。

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用实际行动示范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用医者仁心诠释大医精诚大爱无疆。

推荐医生
梅广源
梅广源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病的救治。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各型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结肠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糖尿病、甲亢、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慢性肾病、结石症(胆石、肾石)等内科疾病治疗。

张亮
张亮 儿科 主任医师

小儿呼吸道感染、儿童哮喘、厌食症、慢性腹泻等疾病的诊治

张均倡
张均倡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难治性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及腹水、胆囊炎、胆石症、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及各种疑难杂症。

申高洪
申高洪 肝病科 主任医师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尤其擅长乙型肝炎、丙性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珠海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珠海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奥替溴铵片
奥替溴铵片

功效主治:适用于胃肠道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肠易激综合征,胃炎,胃十二指肠炎...

爱活胆通软胶囊
爱活胆通软胶囊

功效主治:溶解胆石。用于早期胆固醇性结石及孤立性、混合性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结...

爱活胆通软胶囊
爱活胆通软胶囊

功效主治:溶解胆石。用于早期胆固醇性结石及孤立性、混合性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结...

磷酸铝凝胶
磷酸铝凝胶

功效主治:缓解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道炎所伴胃酸过多引起的胃部不适或灼...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功效主治:用于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相关检查 更多»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有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彩照、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检查既包括健康人的眼科筛查,如升学、就业、入伍前的体检,也包括患...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