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不容错过 | 我院中医护理门诊三伏治疗为你冬病夏治!
“三伏天”
三伏已至,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之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腠理开泄,皮肤松弛,毛孔开张,经络气血趋于体表,运行流通充盈。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艾灸、敷贴等方式,可祛除体内伏寒、振奋阳气的力度,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能预防和治疗可能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疾病,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三伏治疗项目
三伏已至,针对群众的健康需求,我院中医护理门诊提供三伏灸、三伏贴、虎符铜砭刮痧等治疗。
雷火灸
面碗脐灸
火龙罐
穴位贴敷
督脉灸
虎符铜砭刮痧
三伏灸作用原理
夏季三伏时节天气炎热﹐是阳气生发、人体的气血活动加强的时期,运用通经、温阳的灸法,经过穴位透入机体,能调动人体正气对抗病邪,以达到驱邪外出和抵御外邪入侵的目的。
对于亚健康体质的人群,三伏灸通过对身体局部的施灸调理,激发经气循行,疏通经脉气血,可起到健脾益胃、养肝温肾之效,有助于改善体质。
雷火灸
功效: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
适用: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肥胖、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
面碗脐灸
功效及适应症: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适用于胃痛、痞满、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等。
调理冲任,温补下焦:适用于月经不调、不孕、更年期综合征。
通经活络,美容驻颜:适用于痹症和各种疼痛,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涩精补虚、敛汗安神:适用于自汗、惊悸、失眠等。
扶正祛邪,养生延年:适用于虚劳诸症、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
火龙罐
功效
温:以火攻邪,祛寒散滞,促进血液循环;
通:通经活络,打通经络,改善心脑供血;
调:平衡脏腑,调节神经机能,暖宫调经;
补:扶正祛邪,补益强身,激活免疫系统。
适应症:
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部肌肉损伤:背痛、急性腰扭伤、局部肌肉拉伤。
外伤骨折后的水肿、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所致的酸、麻、胀、痛。
风、寒、湿所致的痹症。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宫寒。
五官疾病:耳鸣、面瘫、眩晕、鼻炎、咳嗽、头疼。
胃肠类疾病:便秘、便溏、腹胀、消化不良。
督脉灸
功效:益肾通督、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脉止痛。
适应症:
骨关节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
呼吸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等。
胃肠道疾病:虚寒性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产后病、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压力性尿失禁等。
皮肤病: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等。
亚健康调理: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手脚冰凉,关节冷痛,体虚易感等。
三伏贴作用原理
由于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深达脏腑,三伏天灸乘其势而治疗,既可温经散寒通络,又可调整脏腑,使虚阳恢复正常,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对减轻或防止疾病复发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穴位贴敷治疗
功效: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
适用:长期颈肩腰腿痛、体虚易感冒、宫寒、月经不调、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手脚容易冰冷、食欲不振等。
三伏刮痧的奇妙之处
暑为夏季主气,通过刮痧可让体表毛细孔扩张,促进气血循环,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常说“虚则补,实则泻”,刮痧的奇妙就在于,它既可补又能泻,可谓补中有泻、泻中有补。除了解暑,它还能起到解表驱邪、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扶助正气、促进代谢、调和阴阳的作用,从而缓解身体不适。
虎符铜砭刮痧
功效:调节阳气、扶正祛邪。
适用:感冒、咳嗽、哮喘、腹痛、便秘、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乳腺增生等症调理。
俗话说
三伏补阳,好处多多
记住今年三伏治疗时间
养生保健“不迷路”
治疗时间
伏前解毒
7月06日-7月15日
初伏驱寒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清养
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化瘀
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固本
8月25日-9月03日
就诊时间
周一至周六:08:00-12:00;15:00-18:00;
周日:08:00-12:00
咨询电话
0771-5361221
就诊地点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仙葫院区南楼五楼中医护理门诊
文章来源:医院护理部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