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强身健体,三伏天灸约你一起“贴贴”!
就!在!明!天!
三伏天中的“初伏”即将来袭
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
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即将到来
高温晴热将成为未来一月天气的主旋律
全国多地即将进入“蒸笼模式”
今年的入伏时间是在7月16日
具体“三伏日历”如下:
①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②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③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三伏天,不仅是一年温度最高,气候阳气最盛的日子,还是人体阳气最旺,最适合天灸的日子。
什么是三伏天灸?
天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属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天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它是在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天人相应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天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为什么三伏天这么热还需要驱寒?
盛夏,寒气主要来自空调、冰箱、淋雨。中医认为,过度依赖空调冷气、冰箱冷饮,或淋雨后不及时擦干身体,都将会“消耗”身体的阳气,并将外界的寒带入到了体内。
淤积在体内的寒气将可能会埋下病根,到了秋冬季节会让五脏六腑受寒、生病,让身体进入亚健康的状态。
为了避免体内积寒,成为日后患病的诱因,正值三伏天,更需要用三伏天灸温阳驱寒。
在三伏天进行艾灸,可有效提高机体素质与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肺、脾、肾等诸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三伏天灸适宜病种
1
肺系相关病症
如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慢性肺气肿等)、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防治。
2
痛症
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
3
其他类
失眠、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等。
2022年我院三伏天灸贴药时间
为满足广大患者要求,我院中医科在2022年7月06日开展了“三伏天灸”贴药治疗。
(温馨提醒:7月16日仅上午半天开展天灸。)
挂“针灸专科门诊”后,请到1号楼5楼5号室针灸门诊贴药。
三伏天灸注意事项
1
贴敷后当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2
贴敷后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要注意严禁抓挠,如果皮肤痒不能忍受者,可用消毒脱脂棉沾温热水沿贴服痕迹周围擦洗,不洁物品免用,以防感染。
3
贴敷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少数病人局部会出现水疱,属正常现象,要注意严禁抓挠,水疱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亦可以搽烫伤软膏或前往医院处理。
4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前往医院处理。
5
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应至少坚持三年。
6
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及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
禁忌证
发烧病人、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高龄老人都要慎用或不用中医敷贴来治病。
最后提醒一句
想要前往我院进行三伏天灸的你
尽量穿宽松休闲衣服
以免贴药部位与紧身衣服摩擦产生不适!
记准三伏天灸时间点
快来找中六君“贴贴”吧!
本文指导专家
中医科林景琳主任
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专业委会员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亚健康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
学术专长:一直从事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临床康复工作,临床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方法处理神经科及骨科疾患、胃肠肿瘤术后相关医疗康复,尤其对粘连性肠梗阻、颈肩腰腿痛、瘫痪的康复评定与治疗、面神经炎、其它各种软组织疾患、各种疼痛及骨折后的康复评定与治疗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多次参与市、省级科研项目。
出诊时间:周一、二、四全天,周五上午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