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小暑养生,这些健康知识要收好!
小
暑
传
统
节
气
小暑
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暑”即“热”,进入小暑后,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此时虽然天气很热,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所以才被称作“小暑”。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董俊球给大家带来一些小暑健康知识,收好啦!
1
注意饮食,清淡为主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在饮食上注意清淡为主,多吃杂粮、蔬菜。
另外进入小暑后天气炎热,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防暑,苦寒之品易伤脾胃,所以宜选择性味偏甘凉的食物,比如藕、绿豆芽、西瓜、黄瓜、丝瓜、冬瓜、苦瓜、莲子等蔬菜和水果。
还可以多吃点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三豆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祛湿解毒。如果确实湿气较重的人可以用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饮用。
2
平和心情,不宜烦躁
小暑时节温度高,而人体内的湿气也更重,心里郁结也会引起“火气大”,平时要学会静心。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因此,应该保持清静平和的心态,少动怒,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3
适量运动,养好睡眠
小暑时节运动强度避免过大,适量为主,可以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也可选择游泳、瑜珈等方式。户外运动时应注意防晒以及避免太过剧烈运动。
夏季容易犯困,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因此起居作息要养成良好习惯,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除了以上的养生健康,
小暑时节也应该做好户外防晒。
外出时可以佩戴太阳眼睛或者遮掩伞、遮阳帽,这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方法。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避免正午高温外出,特别是老年人,在这个季节中老年人常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头晕、胸闷等这些症状。对此要多加注意起居作息和饮食习惯。
中医科简介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位于门诊楼五楼,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管理局“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佛山市“十三五”重点专科,中医科下设中医骨科、中医针灸科、中医内科。
中医科技术力量雄厚,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7名。科室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射频治疗仪、提携式彩超、红外热成像仪、臭氧治疗仪、内热针治疗仪、骨骼肌冲击波治疗仪、脉冲枪、深层骨骼肌震动治疗仪等。
科室坚持突出中医特色,通过引进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新疗法,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开展了极具特色的射频、臭氧、内热针疗法、触发点等现代微创治疗和传统的固本培元温针灸疗法、热敏灸疗法、雷火灸疗法。
1、疼痛性疾病:头疼、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
2、运动创伤: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网球肘、半月板损伤、足跟痛、跟腱炎;
3、疑难病症:过敏性鼻炎、股骨头坏死、干眼症、慢性荨麻疹;
4、神经损伤疾病:面瘫、周围神经损伤、中风后遗症、脊髓损伤恢复期;
5、妇内科杂症:头晕、慢性咳嗽、慢阻肺、慢性肠胃炎、慢性盆腔炎。
科室地址:门诊5楼国医馆
联系电话:0757-87813022
来源:宣传教育科胡靖茵
关注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为您提供预约/当天挂号、诊间支付、查看费用/报告等移动服务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三水区人民医院
为您推荐适时的健康资讯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