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骨知乎】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知多少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这样的问题
医生,我家小孩儿从沙发上跳下来
或者被同学不小心撞了一下跌倒了,
腿就一瘸一拐了;
我家小孩儿跑跳了一下午,
玩得很开心,
回到家,“克膝头儿”就伸不直了,
无法行走了;
我家小孩前几天有点感冒,
突然“大跨子”疼痛,走路瘸拐了………
以上这些问题就涉及到一个儿童的高发疾病,小儿髋关节滑膜炎,今天,川骨医生就来给你好好摆摆这个病。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transientsynovitisofhip,TSH),多为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又称为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1892年由Lovett和Morse首先提出,将其描述为一种“短暂的髋部疾病”。该病是一种发生于关节、腱鞘及黏液滑囊附属纤维组织的滑膜增殖性自限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患侧髋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增多时关节间隙增宽,前隐窝处积液尤为明显,关节软骨与骨结构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多为髋部疼痛及跛行,部分表现为膝关节不适,严重者出现拒绝行走等。诊断该病需先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如化脓性髋关节炎、股骨近端骨骺滑脱、Perthes病等。
临床医生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一般只能初步判断小孩得了髋关节滑膜炎,但是确诊还需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通常情况下,髋关节滑膜炎患儿的体温<37.6℃,血常规、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指标均正常。X线、CT、彩超、MRI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式。X线、CT主要用于排除髋关节有无骨质病变,对关节囊和积液的显示不佳。MRI是目前最佳的髋关节滑膜炎检查方式,但其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小儿配合差,不利于常规使用。彩超能够清晰显示髋关节囊厚度、髋关节前隐窝有无积液、有无滑膜增生等,且价格便宜、操作性及重复性强,利于常规使用及随访。
诸多研究表明,彩超已经成为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首选检查方式。但是彩超对诊断髋关节积液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差,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实际工作中:一些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但是超声检查依然发现髋关节积液;一些患儿临床症状存在,超声检查却无异常发现。此外就是患儿检查了多次,为什么还是有积液?彩超检查没有液体了,是不是就恢复正常了?就可以运动了?彩超报告单上的髋关节囊前隐窝增宽、无回声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核磁共振检查说有积液,彩超检查却没有发现液体?鉴于此,很有必要讲讲髋关节滑膜炎的彩超检查的相关问题。
彩超诊断髋关节滑膜炎,分为关节囊肿胀型和关节腔积液型。关节囊肿胀型表现为髋关节股骨颈前间隙(或髋关节囊前隐窝)增宽,内回声欠均匀,未见明显液性无回声区。关节腔积液型表现为股骨颈前间隙(或髋关节囊前隠窝)增宽,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前后径不同的液性无回声区。两种类型股骨头软骨及股骨颈骨膜均光滑,无软骨增厚、破碎及骨膜掀起等表现。
由此可知,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分为关节囊肿胀型和关节腔积液型,虽然超声检查没有积液,但是关节囊增厚,仍然可以诊断髋关节滑膜炎。只有彩超检查关节囊不肿胀增厚和关节腔未见积液,才会给出未见明显异常的诊断提示。彩超检查可以发现髋关节≥1mm的积液,核磁共振检查对关节积液的敏感性更高于彩超,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是异常,因为正常情况下,髋关节是存在少量生理性液体的。
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反映患儿髋关节滑膜炎的实时状态,提供临床医生参考,至于小孩儿什么时候髋关节滑膜炎痊愈了?什么情况下可以活动了?还得临床医生通过问诊、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综合判断。
院训——怀贤、敬业、求实、图强
愿景——病员满意,职工幸福
投稿:功检科
审稿:依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