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云医疗”为服务患者探寻新路
特殊时期,患者跨院就医要按照防控流程严格执行,如何满足患者就医需要,充分享受首都高端的医疗资源,又能在严格遵守防控规定情况下简化就医流程是患者的实际需求。应急总医院充分利用与协和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长期协作关系,通过“云查房”等手段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目前,应急总医院已经建立专用远程医疗网络,在应急医疗、职业病防治及相关服务上实现稳定、常态运转。
医院信息中心积极为科室想办法,通过优化网络,更新关键硬件,快速施工,争分夺秒为临床架设远程交流系统实现稳定运行。并将科室作为全院信息工程建设的节点,合理配置资源,预留足够的升级空间,手术室视频传输系统即将运行,实现手术直播及实时互动功能。依托5G技术,远程手术也即将成为现实。
应急总医院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接诊了一位CT影像肺部多发磨玻璃结节的患者,“肺癌”的高度疑虑令患者和家属焦急万分。入院后肿瘤内科张楠主任医师组织了“云查房”,在病区宽敞的多媒体会议室,该患者的CT影像、化验数据等清晰出现在75寸大屏幕上,另一块屏幕上,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吸中心的王洪武教授,每位住院患者的资料通过HIS系统显示到大屏上,主管医师汇报病例,王洪武教授对手术及治疗方案进行逐一指导。针对这位患者,王教授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行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两周一次的云查房,王洪武教授可以方便地对每位住院患者诊治进行指导。
在全新的呼吸内镜中心,张楠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全麻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硬质镜加持下,通过电子导航、EBUS等技术,成功对肺内病变进行了冷冻肺活检。
这次在多媒体会议室大屏上显示的是HIS系统传送的该患者CT、镜检视频等资料,病理已检测完成,另一块屏幕上,出现的是协和医院呼吸肿瘤专家赵静主任医师。通过两周一次的“云会诊”,协和医院的专家与呼吸重症的全体医师团队定期进行深入交流。赵静主任医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就肺内磨玻璃病变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给大家做了详细讲解,最后这位患者诊断为一种罕见的免疫性肺疾病,后续治疗专家们也达成一致,并安排好患者到协和医院免疫专科就诊的详细流程。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共为5名疑难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云会诊”,大家在诊断和治疗方案上各抒己见,赵静主任也对应急总医院呼吸内镜中心能够快速且高水平的为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在最短时间取得病理助力诊断给予充分肯定。
通过合理安排,肿瘤内科实现每周都有著名专家“云指导”。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便捷的双向转诊。通过“云查房”、“云会诊”,应急总医院呼吸内镜中心的专家也能实现随时送医到基层。张楠主任医师、高鸿主任医师为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医师进行线上手术指导,及时为危重疑难患者赢得治疗时机,实现“云送医”。
2022年是应急总医院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学科要发展,必须开拓创新,勇于突破,肿瘤内科始终坚持“生命至上、患者至上”宗旨不动摇,各部门密切协作,与协和医院、东直门医院等名院常态化开展“云查房”、“云会诊”,切实为疑难病患者提供更高效、更满意的医疗服务,为医疗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部)
作者:马洪明
审核:张楠
编辑: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