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阿婆1个月内经历两次脑梗死!请警惕颈动脉狭窄!
今年75岁的姜奶奶,2020年体检时发现了左侧颈内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当时医师建议进一步手术处理,姜奶奶自己觉得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就没有住院检查治疗。
2020年12月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
没想到今年1月初,姜奶奶突然中风,出现右边手脚偏瘫,活动不灵活,在当地医院诊断“急性脑梗死”,治疗10来天后出院,出院时右手活动不灵活,走路一撅一拐。到了1月底,姜奶奶又再次因为脑梗死来到了贵港市人民医院住院,同样是右边手脚没有力气。住院期间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到达了97%左右。1个月内经历了两次脑梗死,姜奶奶及其家属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不处理颈内动脉狭窄,可能下次脑梗后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经过医疗团队的评估后,医师建议做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降低以后脑梗死的风险。家属商量后一致决定,做手术!
2022年1月底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较之前加重
2022年1月底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到达了97%左右
脑灌注成像提示左侧大脑半球灌注(血流)不足
MR+DWI提示左侧额顶叶急性脑梗死病灶
2022年2月,经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准备后,贵港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治疗团队为姜奶奶实施了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过程顺利,但是病人处于麻醉状态,仍未清醒,我们医疗团队的心还没有放下:病人有没有手术并发症等等。所以术后麻醉复苏过程中,我们团队一直守在姜奶奶床旁,时刻关注着姜奶奶的血压、心律等监护情况,直到姜奶奶麻醉完全清醒、活动如常,可以和医师正常说话了。我们医疗团队心才放下心中的担忧!
手术后第6天,姜奶奶顺利出院了!现在,姜奶奶还每个月走来门诊复诊、带药,手脚活动也比之前有恢复了。
手术后复查CTA,左侧颈内动脉管腔、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通向大脑和头其它部位的主要血管。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的狭窄,其发病率较高,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颈动脉狭窄者约占9%,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有些狭窄性病变甚至可能逐渐发展至完全闭塞性病变。
颈动脉狭窄可出现眩晕、黑蒙、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头昏、头痛等症状。有时可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昏迷等。
当颈动脉狭窄超过70%(重度狭窄),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消除堵塞血管的斑块,使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如果患者已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等临床症状,狭窄程度超过50%,也应考虑外科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降低70%以上有颈动脉狭窄症状的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病人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后,发生中风的比例比单纯药物预防大约下降2/3。
脑血管病中心
我院自卒中中心/脑血管病中心着力于加强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管理,整合相关科室的最优资源,努力提高多学科联合救治水平。团队能熟练开展静脉溶栓治疗、AIS介入再通技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血管搭桥术等手术,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药物溶栓、必要时进行取栓、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以及对动脉瘤患者进行急诊动脉瘤栓塞或者动脉瘤夹闭等手段,使得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有效降低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结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
卒中绿色通道:急救中心1楼3号诊室
门诊部:内科医技楼3楼开设脑血管病门诊、卒中筛查门诊
住院部:综合楼2楼
卒中绿色通道电话:17758559199
脑血管病中心护士站电话:0775-4200438
脑血管病中心医生办公室电话:0775-4200436
往期精彩回顾:
自治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专家组莅临贵港市人民医院考核指导
医者仁心,热血护航——贵港市人民医院联合市中心血站举办无偿献血活动
创造生命奇迹,ECMO百战成钢——贵港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100例ECMO救治纪实
错过这份个税宝典,你可能会亏“亿点点”
“迪启希望·巧护新生”第三届产科危急重症病例交流大赛广西赛区贵港海选赛圆满落幕
—公众号—
贵港市人民医院
—订阅号—
贵港市人民医院
订阅号
—视频号—
贵港市人民医院
—抖音号—
贵医小喇叭
(使用抖音扫码)
▍作者:林成锟
▍编辑:徐家劲
▍校对:徐家劲梁栩豪赵琳
▍审核:覃英容陆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