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院就诊停车不再“难” 市四医院把“愁心事”巧变“暖心事”
近日,有不少人早晨在营门口立交桥下看到两个安保人员全副武装值守站岗。走近一看,竟然是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保安。
在立交桥下值守的市四医院安保人员
要知道市四医院在营门口立交桥200米开外,这里并不属于医院的范围。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请您慢慢往下看。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数量也越来越多,看病就医“停车难”问题逐渐成为市民看病就医的“愁心事”。这种现象在市四医院也不例外。
尤其市四医院营门口院区空间比较小,“停车难”的问题更加明显。高峰期的时候,往往要等待半个小时才有车位。同时,等待的车辆会排成一条长龙,给原本就狭窄的互利西一巷的交通带来了不便。
此前,医院门前排队的就诊车辆
对于这个问题,市四医院的领导班子也是头痛不已,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停车难。比如,大力整修地下停车场;在院内尽可能多的划分车位等。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来院停车的需求。
就在今年3月份,市四医院领导班子经过商讨之后,决定放出“大招”来应对“停车难”。那就是引导全院全体职工到院外停车,空出院内全部140余个车位方便患者。
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大大地缓解了来院停车难的问题。即使是在高峰期,市民也可以直接开车进入医院找到停车位。
如今,来院就诊无需等待停车位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到院外停车,职工会不会感到不方便?”
这一点,市四医院领导班子也想到了。
后勤保障部门专门实地考察医院附近的停车场,咨询停车价格。最终,选定了一家距离较近,价格适中的停车场,并组织医院职工以优惠的价格“团购”停车位。如此一来,既满足了职工的停车需求,又为患者腾出了停车位。
而医院想到的并不只是上述的这些。
这就要说到开头市四医院安保人员在营门口立交桥下值守的事情了。
医院上班时间是早晨8点,那个时间段医院周围的行人较少。医院旁边是立交桥,立交桥下的情况相对于大路来说较为复杂。职工“团购”的停车位恰好就在立交桥对面,职工必须步行穿过立交桥才能到达医院。同时,医院的职工多为女性,如果开车上班的话,可能需要独自在早晨人少的时候走过桥下。
清晨,行人稀少的立交桥下
在多重因素的考量下,医院决定每天早晨派出两名安保人员保护职工的安全。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市四医院保安范明是每天早晨负责去营门口立交桥值守的人员之一。他每天都会穿上制服,带好装备到立交桥下。
他说:“虽然工作量比以前多了一点,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行为特别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医院的老师们付出了非常多,一直守护着病人。我作为一个安保人员,能有机会保护医院的医护人员其实觉得特别荣幸。”
同时,他还提到:“有些老师认得到我,会在过路的时候问我在干什么。我给她们说了以后,她们都会惊讶地说‘医院考虑得好周到哦’。”
立交桥下值守的市四医院安保人员
刘莉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她说:“看到我们医院的保安在桥底下站着会觉得特别安心。因为早晨确实人也比较少,作为一个单身女性还是会觉得有点害怕,相信每一个女性朋友都会理解这种感受。”
当被问及腾出停车位给患者会不会觉得不方便的时候,她说:“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团购的车位比较近,走一会儿就能到。多走几分钟的路换来患者就医方便,我觉得值。”
以人为本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是市四医院的办院宗旨,首要聚焦点正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也是目前医院一直着力在做的事情。
作为一家医院,第一要务便是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不仅仅是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还要关注患者看病就医的“愁心事”和“烦心事”,真正办好惠民实事,给患者带来温暖,带来就医的获得感。
“以人为本”还指的是职工。职工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才能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职工心里觉得温暖了,也会为医院发展尽心尽力。这对患者、职工、医院来说是“三赢”。
与此同时,医院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服务,全力守护广大市民的心理健康,为每一个心陷困境的人带来心里的暖阳。
患者的温暖驿站
“医院这个举措太好了!”
搭建“互联网”医院,送药直接到家。“互联网医院”就是能够提供在线咨询、药品快递到家的智能型“医院”,它有实体医院作强有力的支撑,线上就能服务患者。市四医院将互联网医院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并于2021年4月19日正式上线,精神科及内科医生24小时在线为患者提供问诊服务。
当患者因故不能到院开药时候,可以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服务号”上挂“在线问诊”开药,支付后就能通过顺丰快递到家,大大节省了就医费用和时间成本。一位患者家属曾感叹说“这个互联网医院真是救了我,医院这个举措太好了!”
截至目前,市四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服务近10000人次,问诊患者覆盖全国多个省市。
佳节送温暖,病房里的点点温情。精神心理疾病具有特殊性,医院大部分的住院患者都需要在病房里过节,长时间离开熟悉的家人难免会感觉孤单。为了让住院的患者们也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类传统节日来临时,病区便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活动。
就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物质依赖科和急性精神科的病房开展了一系列的端午主题活动,比如写毛笔字、制作香囊、包粽子等。
这些活动一方面把医院的关心带给了患者,让患者在住院的时候也有家一样的感觉。另一方面患者可以锻炼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康复。
端午活动之书法
患者制作的香囊
职工的和暖之家
“医院很在乎每一个职工”
医护人员的情绪状态直接关系着为患者服务的细节,医院体贴职工也是间接地服务患者。一直以来,市四医院都在建设“家文化”,让职工拥有归属感,形成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齐心协力为患者服好务。
送慰问到心怀,点滴关怀暖人心。由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医生和护士在为其诊治的过程中,容易因为患者情绪过于激动而遭受到一些伤害。每当这种时候,工会都会给受伤的医护人员送去慰问。
丰富文化生活,营造有爱“家氛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医护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比以往更多。为了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压力,放松身心,医院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
比如,医院近两年分别组织了越野跑及精卫健康跑活动。职工围绕着锦城湖和九江院区享受健康跑带来的快乐。
2022年锦城湖“越野跑”活动
2021年市四医院九江院区“精卫健康跑”活动
同时,医院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增进了同事们之间的交流。
医院徒步兴趣小组活动
大力搭建平台,助力职工成长成才。市四医院为职工考虑的不止这些,而是考虑得更为长远。人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从个体来说,职工本身有着成长成才的需求。从整体来说,医院也需要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因此,为职工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让人才尽展其才、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带动医院发展,成为了当前市四医院的聚焦点之一。
2021年7月,市四医院承办的2021天府国际脑科学大会在成都召开。国内外脑科学与精神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学习脑科学最新进展与知识、创新理念与技术、临床疑难问题与对策等。市四医院的许多专家也参与到天府脑科学大会中,并在会上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大咖交流学术观点。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开拓了他们在精神卫生领域的研究视野,更有利于拓宽自身乃至医院的发展路径。
2021年天府国际脑科学大会
就在今年,市四医院与“国之名医”李凌江教授携手合作,使李凌江国家名医工作站落户市四医院。这也是西部首个国家级精神科名医工作站。李凌江国家名医工作站的成立,对于市民来说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国家级名医的诊疗。对于职工来说,则可以充分地利用国家名医工作站的“传帮带”机会,通过跟随李凌江教授坐诊、共同参与研究项目等方式,开眼界、长见识、增本领,更好地在本职工作中显身手。
李凌江国家名医工作站揭牌合影
市民的暖心港湾
“真的谢谢你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市四医院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点,除了做好包括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做好重精患者的管理服务等在内的工作外,还不断强化作为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为市民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心理服务。
其中开通成都市免费心理咨询热线“96008”以及共建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就属其中。
成都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96008”抚慰心灵。2020年初,市四医院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87577510”基础上,主动开通短号“96008”热线,旨在帮助在疫情中的市民消除恐慌。之后“96008”成为成都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持续运行至今。热线的值守人员均由经验丰富的心理专业人员构成,长期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专业心理援助。
成都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96008”
两年来,“96008”帮助很多市民走出心灵困境,极大地缓解了心理问题。有一位来电者曾在电话中激动地说:“谢谢,谢谢,真的谢谢你们。”
1.小“四”有话说|紧急!市四医院“96008”心理热线40分钟挽回一名“听风”的人
护航每一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2020年下半年,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陈勇院长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清红院长共同签署了《共建“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市四医院设置了“教育绿色通道号”,为未成年人提供便捷、及时的就医就诊服务。2021年,医院共开展未成年人免费面谈咨询近3000人次、免费热线咨询1000余人次。2021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对市四医院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2022年,市四医院在市卫健委的安排下,与教育部门共同编制《成都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转介指南》,进一步帮助有需求的青少年得到快速、便捷的诊疗。
带着爱
带着温暖
带来希望
只要您有需要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始终在您身边
—End—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