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他们被表彰啦!
近日
中共泸州市委发布表彰决定
表彰20个“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
先进基层党组织
30名“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
优秀共产党员
同时
中共泸州市委、市政府表彰决定
表彰80个“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
先进集体
150名“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
先进个人
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二十一党支部荣获
“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荣获先进集体
重症医学科曾毅主管护师荣获
“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骨与关节外科副主任阳运康教授
神经外科医疗秘书邓华江主治医师
重症医学科曾毅主管护师
荣获“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9.16”泸县地震救治工作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开展生命救援。震后12分钟完成备勤,1小时出发前往地震灾区,医院分3批派出16位医务人员前往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和心理疏导工作,共收治地震重症伤员12名,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
西南医大附院第二十一党支部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团队诊疗能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二十一党支部(重症医学科)自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队伍坚持应急能力学习,打造招必战、战必胜队伍,履行社会职责,承担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在地震、煤矿爆炸、摩尔爆炸、新冠肺炎防治等事件中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为危重症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
面对灾情,筑牢坚实壁垒
2021年9月16日泸县地震发生,经医院决定将地震伤员转入重症医学科集中治疗,10名伤员平均年龄64.6岁,其中最大年龄82岁。大部分患者存在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伤情重的问题。面对种种困难,作为党员,他们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医务人员,他们攻坚克难,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员群众同志立即响应号召,在第一时间做好医疗救治的全面准备。
在医院的统筹带领下,第二十一党支部书记雷贤英根据科室医疗护理力量,迅速成立地震重症医护小组。雷贤英任医疗组长,每一位患者都有专属主管医生。为了保证每位患者的救治效果,医疗小组与护理组长每日与专家一起进行讨论、逐一评估伤情,实施分级管理、分类救治、一人一案和多学科联合会诊,分析每位患者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在地震患者救治过程中,医疗小组为患者实施床旁彩超近100次,纤支镜灌洗10余次,康复治疗100余次。
支部委员赵丽娜与曾毅分别任护理组长和临床护理组长,迅速成立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理论知识强的护理骨干成员小组,作为震后伤员专业护理组。护理小组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近万次。
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争分夺秒、并肩作战、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取得了此次抗震救灾的最终胜利。
用心用情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党支部
日常工作中,他们致力于打造“一心为民、有温度”的党支部作为支部的宗旨和目标。支委会成员随时关注党员及群众的思想生活状况,支部书记与党员经常进行谈心谈话,对困难党员及时制定帮助计划。支部组织为重病党员同志捐款;根据ICU的特殊性,为患者提供尊重、充满爱的环境,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他们的温暖;改进基层群众医疗服务质量,组织参加义诊,进社区进行急救能力培训学习。
他们将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每一次的大战大考中展现了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文/江丽娜
文/江丽娜
图/梁婷、部分由曾毅提供
图/梁婷、部分由曾毅提供
编辑:江丽娜
校对:黄黎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减肥针
丨
野生蘑菇中毒
丨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春节就诊指南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
入院注意事项
|
孕妈妈“黄码”咋个办
|
核酸检测
|
脊柱科普
|
药驾
|
辐射科普
|
甲亢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备孕知识
|
健康运动
|
冠心病
|
脱发治疗
|
维生素该怎么补充
|
粪菌移植
|
上一篇:感冒来点阿莫西林?你吃错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