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心理学】正确理解“俄狄浦斯情结”,同性陪伴成长更健康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心理亚专科小组,为大家推出每周一期的
“学点心理学”小知识栏目
,帮助大家了解生活中的心理学,栏目暂定为期一年。
“俄狄浦斯情结”,
或许你有点陌生,
但提起“恋母情结”,
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其实它们是同一概念,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而自撰的一个心理学术语。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在剧中,俄狄浦斯出生之前,他的父亲老国王受到了诅咒,说自己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了避免诅咒应验,母亲生下了俄狄浦斯后,于是父亲将他遗弃他国。但是,命运之手显然在暗中运作,俄狄浦斯被隔壁的国王捡起来当孩子养了,后来这位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杀死了亲生父亲,成为新国王,并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还生下了两儿两女。他得知真相后无法原谅自己,戳瞎了自己的双眼,远走他乡。
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
其实杀父娶母只是话剧里的一个极端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情节
反映了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
俄狄浦斯情结(或称恋母情结)
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
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天然的对父亲有一种认可,在思想、行为上会向父亲学习,成为父亲一样的人。父亲爱母亲,男孩也会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开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反之,如果是女孩子,也如此。
父母是小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人。
恋母情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
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果你想让你小孩子成为同一性的人,而不在长大后出现性别认可的偏颇,小时候同性的陪伴就十分重要。父母之间的爱,无形也是小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动力。
本期的心理学小知识
就学到这里,
我们下期再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模式也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心理亚专科成立了,是我院神经内科下设的第一个亚专科。
成立十余年来,承接了大量院内、院外心理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有陈东梅、伍志焕、罗宋宝3名医生,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学科带头人陈东梅副主任医师是一位常年在神经内科和心理科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的主任。
目前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鼓圈、音乐疗法、沙盘、冥想、乐眠操等。可承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①青少年心理问题,如:咬指甲、攻击性破坏性行为、网瘾、手机瘾、对立违抗、同伴社交困难、厌学、适应困难等;
②婚姻或家庭问题,如家庭矛盾、关系冷淡;
③睡眠障碍;
④焦虑抑郁等神经质;
⑤公司企业单位的团体治疗;
⑥卒中后焦虑抑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理门诊时间
①总院:星期一、四、五上午
地址:医院门诊大楼2楼神经医学中心
咨询电话:2102161
②鼎湖区人民医院:星期五下午、星期六上午
地址:鼎湖区人民医院一楼专家诊室
咨询电话:2691306
专家介绍
陈东梅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神经心理小组成员、广东省危机干预委员会委员(危机干预组及青少年组)、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身心医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康复委员会委员、肇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卒中组副组长)、肇庆市医学会精神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肇庆市健康讲师团讲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师。
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进修心理测量,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参加连续2年的认知行为培训班,第二军医大学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曾获2021年市直优秀党员、抗疫英雄等荣誉称号。擅长:神经病学的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等),头晕,头痛,癫痫,神经系统感染等疑难病。为认知行为疗法流派,获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会认证,国家心理测量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擅长:治疗青少年厌学,失眠、各种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疾病。近年主持市科研五万元扶持经费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团体治疗项目。长年为企业、单位、学校等进行压力管理,危机干预、各种心理团体工作坊。
擅长
:治疗青少年厌学,失眠、各种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疾病。近年主持市科研五万元扶持经费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团体治疗项目。长年为企业、单位、学校等进行压力管理,危机干预、各种心理团体工作坊。
治疗青少年厌学,失眠、各种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疾病。近年主持市科研五万元扶持经费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团体治疗项目。长年为企业、单位、学校等进行压力管理,危机干预、各种心理团体工作坊。
罗宋宝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现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9年至今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于2014年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以及精神心理科进修学习,系统学习神经科以及精神、心理科知识。近年来先后参加急性应激障碍、行为认知疗法、催眠疗法、急性应激、正念冥想、沙盘、家庭系统动力学的学习,目前是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神经心理亚专科成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目前是肇庆市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秘书、肇庆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
擅长:卒中后抑郁、失眠、焦虑抑郁障碍、正念减压、青少年心理问题、卒中后康复、脑血管疾病、应激障碍、头晕、头痛的诊疗。有市、省级科研课题立项多项,目前的研究方向: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康复、卒中后情感障碍、焦虑抑郁障碍。
擅长
:卒中后抑郁、失眠、焦虑抑郁障碍、正念减压、青少年心理问题、卒中后康复、脑血管疾病、应激障碍、头晕、头痛的诊疗。有市、省级科研课题立项多项,目前的研究方向: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康复、卒中后情感障碍、焦虑抑郁障碍。
伍志焕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及精神心理科进修学习1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肇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肇庆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获2021年度“创新肇庆”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对神经内科及精神心理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擅长
:对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神经心理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
源|神经内科心理亚专科撰写:罗宋宝、审核:陈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