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术中控制性降压——the what,the why and the how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控制性降压:thewhat
术中控制性降压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地将平均动脉血压降低至50~65mmHg,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而相应减少,不致有重要器官发生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降压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控制性降压:thewhy
1.可避免输血,或使输血的需要求量降低,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2.出血的减少,能够给外科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野,提高手术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的安全性增加。
控制性降压:thehow
一、常用控制性降压药物
•硝普钠
•硝酸甘油
•吸入麻醉药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乌拉地尔
•三磷腺苷
•艾司洛尔
•拉贝洛尔
•尼卡地平
二、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
1.吸入麻醉药: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和抑制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异氟醚、七氟醚、地氟烷、氟烷、恩氟醚。吸入麻醉药多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
2.血管扩张药降压:通过扩张静脉容量血管或者扩张动脉阻力血管,或者通过适当的降低心排血量,合理地控制血压,有效地到达减少出血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三磷腺苷等。
目前采用吸入麻醉药与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控制性降压的方法更为合理。
控制性降压应用时应注意禁忌证。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的患者,严重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等血管病变患者,严重贫血、休克、低血容量等全身情况差的患者,是使用控制性降压的禁忌患者。此外,我们还需警惕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梗、心梗、心衰、肾衰、血栓、呼吸功能障碍、反应性出血、持续性低血压、苏醒延迟、谵妄、视物模糊等。确保患者安全,减少患者死亡率,才能真正让这项技术发挥出价值。
随着我院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我科开展的控制性降压技术,已广泛应用到耳鼻喉手术、肩关节镜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开颅手术、全髋关节成形术、巨大肿瘤切除术、动脉瘤切除术、介入手术、整形外科、显微外科手术以及因宗教信仰而拒绝输血的患者和大量输血困难或有输血禁忌征的患者等手术中。该技术既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视野,同时也减少了患者术中的出血,节约了血液资源。
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宣传科
专家介绍
钟和英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花都区高级卫生引进人才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花都区医学会麻醉分会秘书
•主持及参与国自然、省级和市级课题多项
•发表SCI5篇,发表中文论文多篇
•熟练掌握临床麻醉的多种技能和各种手术的麻醉管理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微信号|hdqrmyy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hdqrmy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