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地铁晕倒后缓缓写了一个字…
新华社报道,6月2日,武汉地铁4号线楚河汉街站有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地。通过站内广播,数名医护人员立刻来到现场,查看乘客基本情况并询问是否有基础疾病。
乘客呼吸微弱,用食指在医护人员手心写了一个“甲”字。“是甲亢吗?”乘客微微摇摇头,“是甲减吗?”乘客轻轻点点头。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救治,晚上7时许乘客病情好转稳定。
晕倒与甲减有什么关系?这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种症状。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影响着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那么被牵连的首要器官可能是心脏!例如心慌、胸痛、心肌梗塞……
甲状腺异常心脏先遭殃?说的是真的!!!
甲状腺分泌激素对心跳、脉搏、血液循环、心脏收缩和耗氧量都起着调节作用,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分泌不足,都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甲亢: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脏排出量增加,进而诱发房颤、心衰、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问题。甲亢患者常有心慌、胸闷、头晕、出汗等症状
甲减:不仅会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全身新陈代谢减弱,更会对心脏的电活动生成及传导等产生不良影响,使心跳变慢,甚至诱发晕厥、低血压、心包积液、心衰、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不可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积极治疗原发病。
3种最常见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居第二。
1.甲状腺结节
一般体检发现或者触摸到肿大,需要判断良恶性、功能情况、大小、是否有压迫。
良性结节大多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如果结节较大、造成局部压迫,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恶性,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诊断治疗。甲状腺癌多数预后较好。
2.甲亢
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
常见症状:易激、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失眠、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伴有周期性麻痹和进行性肌无力,老年患者高代谢症状不太明显。
首选药物治疗:初次发病、病情较轻、甲状腺较小的年轻人(20岁以下),以及孕妇、高龄老人;
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大显著、多发结节、有局部压迫症状者;
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可选择碘131治疗。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周期大概要1个月,因此起效较慢,往往两周或一个月后才能见效,要遵医嘱长期服药。
3.甲减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障碍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的病症。
常见症状:怕冷、乏力、易疲劳、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便秘、腹胀、月经不调、胸闷、气短、面部浮肿、心率减慢等。比如,患者经常看着电视就睡着了,到了夏天还要穿毛衣。
甲减一般采用替代治疗方法,也就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化验结果调整剂量。在激素水平维持正常后,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就可以。
专科医生建议: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终身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随意停药很可能导致甲状腺危象,甚至死亡。
内分泌专科介绍
南海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独立分科十余年,为佛山地区最早独立的内分泌科室,现科室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佛山地区规模最大、出院病人最多、治疗水平领先的内分泌科之一,床位52张,年门诊量13万人次,住院量2100人次,在同行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科为佛山市“十三五”医学特色专科、南海区“十四五”医学高水平重点专科,2006年成立糖尿病教育学校,2011年成立糖尿病足防治中心,2015年获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颁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2018年成立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真正实现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和综合管理。2018年申请成为南海区内分泌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9年申请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防工程筛防中心,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仪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指导治疗。
2019年申请成为医学体重管理示范基地。2020年获得广东省护士协会粤港澳大湾区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0年获得MMC优秀管理中心全国排名第19位,并荣获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数据管理奖。内分泌科率先在佛山市开展糖尿病足下肢动脉介入治疗,使很多糖尿病患者避免了截肢。
科主任舒毅为南方医科大学内分泌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委员、佛山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医学骨干人才,南海区学科带头人。
我科拥有一支良好的专科团队,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本科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学科梯队人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技术精湛。内分泌科主要收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症、性腺疾病等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尤其对MMC糖尿病管理和糖尿病足的诊治有独到之处。科研教学发展良好:近4年申报省市级科研立项10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6篇。开展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6项。开展镇级医院专科帮扶计划,带动全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医疗新动态,持续关注不掉队!
指导专家:刘帅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部分参考:生命时报医脉通内分泌科
责编|梁筠仪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联系邮箱:nhyyxc@126.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4.本文仅为医学科普,不作商业宣传。下一篇:党心·红翼|南医再添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