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苦度夏,首选苦瓜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谓:“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中医讲究“慎和五味,五脏安和”。
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夏宜养心,因此夏宜食苦,中医历来有“食苦度夏”的养生观点。
苦瓜
苦瓜,以味得名。广东人多称之为凉瓜。其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粤港澳大湾区一带又称之为“半生瓜”,意指需要半生才能参透其苦味,才会爱吃此瓜。
苦瓜食用最早记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救饥采锦荔枝黄熟者食瓤”。
明代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收载苦瓜始作药用,谓其“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原出南番,今闽,广皆种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茎叶卷须,并如葡萄而小。七八月开小黄花,五瓣如碗形。结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皮,皮上痱痂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色自裂,内有红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子,亦有痱痂。南人以青皮煮肉及盐酱充疏,苦涩有青气。”
《随息居饮食谱》称苦瓜: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苦瓜虽好,也非人人适宜
首先孕妇、脾胃虚寒者或大便溏稀者慎用,《滇南本草》中写道,“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其次,骨病食苦不宜多。中医认为,苦属阴,骨也属阴,气同则入,所以苦走骨,骨得苦则阴更盛,表现为骨重而行动不便。因此,骨病患者不宜过多食苦。
当然,普通人吃苦瓜也要适量,以免寒凉伤及脾胃。针对苦瓜的药用,则应在辨证论治的医嘱下使用。
下面推荐几种苦瓜的食谱
凉拌苦瓜
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薄片,焯水后放入适量的食盐、生抽、香油、芝麻花生碎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清炒苦瓜
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丝;锅放油,烧热后放入苦瓜、葱姜、适量食盐,炒制熟透即可食用。
榨苦瓜汁
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块,放到榨汁机中,加适量纯净水或凉开水,榨出绿色汁液,再过滤一下即可食用,也可加少许蜂蜜调味。
蛋黄苦瓜酿
做法:咸蛋黄蒸熟、碾碎;苦瓜洗净、去瓤、切四段;苦瓜放水煮2-3分钟,捞出过凉;最后将咸蛋黄塞入苦瓜中,后切成薄片,每片滴一滴蜂蜜即可。
针对有需求的保健人群,贺青军副主任中医师也推荐了几种苦瓜食疗搭配,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症状选用。但要注意,食疗不能代替治疗,还要注意辨证哦。
苦瓜粥
做法:苦瓜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苦瓜洗净、切丝,入沸水中氽片刻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苦瓜、食盐等调味品,煮至粥熟即成。
可清热祛暑、解毒消肿。适用于中暑、暑热烦渴、痈肿疮疖、热毒痢疾等。
苦瓜茶叶饮
做法:鲜苦瓜、茶叶、蜂蜜各适量。苦瓜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对合后悬挂通风处阴干,每取3-5克,沸水冲泡,加蜂蜜适量,代茶频饮。
可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症。
苦瓜花茶
做法:苦瓜花、茶叶各10克,放入杯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
可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用于脘腹胀痛、胃脘不适等。
羊肾苦瓜粥
做法:羊肾1个,羊肉、苦瓜各100克,枸杞子3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将羊肾去筋膜,洗净切丝;羊肉洗净切碎。苦瓜、枸杞水煎取汁,加大米、羊肾、羊肉一同煮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1剂。
可滋阴降火、平肝潜阳,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阳痿、遗精。
苦瓜子粥
做法:苦瓜子1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苦瓜子择净,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
可益气壮阳,适用于肾虚阳痿、早泄、遗精等。
苦瓜塞肉
做法:苦瓜200克,猪瘦肉150克,调味品适量。将苦瓜洗净,切段去籽;猪肉洗净、剁碎,加鸡蛋、酱油、食盐、葱花、生姜等拌匀,塞入苦瓜中,置油锅中煎或炸熟服食,每日1剂。
可清热利温,适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黄、精液黏稠量少无精或少精、泌尿系统感染、苦夏(即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等多种症状)等。■
【来源:内容综合自佛山市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指导:贺青军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唤醒黑夜的不只有太阳,还有大白!
2022-05-12
雨中坚守!他们撑起一把“防疫伞”!
2022-05-12
他们是核酸检测背后的“病毒猎手”,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
2022-05-12
大白妈妈再出征,坚守岗位不停歇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