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童年不搁浅 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一科血液肿瘤病区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
他们都戴着口罩帽子
手臂上置入长长的输液管
医护人员为这群可爱的小患者们
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小白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小白世界里的“守护天使”
感受医护人员的忙碌、辛苦和喜乐
心理“治疗师”
“早上吃饭了吗?”“昨晚休息得怎么样?”“最近乖不乖?”
每天一早,跟随责任护士交接查房的责任组长胡亚莉都会热情地和病房里的孩子和家长打招呼。孩子们亲切的叫她胡嬢嬢。
“对身体健康的孩子来说,坐在教室里学习,在阳光下玩耍奔跑,这些都是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片段,然而在白血病孩子们那里,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心愿。”胡亚莉说,白血病的治疗周期很长,治疗过程各种穿刺也是非常痛苦,但是这些小小的身躯都勇敢的承受了下来。
生活中,一张小小的病床就是孩子们全部的活动空间,每天只能通过窗户眺望外面的世界。作为护理组长她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们提供精细化护理的同时,给予孩子和家长更多心理上的关爱,让阳光照进他们的心里。这就是孩子们口中的胡嬢嬢,是孩子和家长们的心理“治疗师”。
临时“妈妈”
“我们科室护士都比较年轻,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呢,但是她们能为白血病患儿做这么多,我很感动也很欣慰。”谈起科里的年轻护士们,儿一科副护士长文萍语气里也充满着骄傲和赞许。
作为年轻的护理组长,周凤蕾用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行为影响着孩子和家长们,由于疫情影响,孩子的陪护家长相对固定,家长们为了孩子跑上跑下,这时,周凤蕾就要充当起临时妈妈的角色,照顾他们的生活,陪孩子们一起“搞怪”。
“生病住院已经让小朋友的童年失去了很多色彩,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努力地让小朋友们的童年不搁浅。”周凤蕾说。为此她经常参与组织各项针对“小白”的志愿关怀活动,包括:病房课堂、手工制作、节日关怀。
小朋友眼中的大朋友
赵南霜,护龄11年,刚上班时被分配到儿科,“作为血液肿瘤病区的一名护士,我们每天基本上都是处于“希望-失望-希望”的往复循环中,这种内心的煎熬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但我们看到了这群特殊小朋友的乐观向上及坚强与勇敢,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赵南霜说。
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着大爱的真谛,他们用无私的爱心给了孩子们最大的安全感,用真诚的守护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扎根儿科,她成为了小朋友眼中的大朋友。
她是病房里的知心“小姐姐”
李玉婷,护龄7年,“儿科护士的双眼就像一扇洞察孩子的窗户,在儿一科病房,要用心知悉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给予这些年幼的患者最真挚的关怀。”李玉婷说。
在日常工作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初心,孩子烦躁哭闹耍脾气时,她总是会很耐心地去安抚。孩子们的一些小细节往往也能在她的观察和询问下发现,家长为孩子的病情焦虑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和他们谈心,让他们的心情静下来,好好地配合治疗。
总有一些瞬间,会感动你我;
总有一些故事,会触动心灵。
在这里,儿一科
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与“小白”的温暖故事
每天都在上演着……
文/图文萍
编辑:李浩
校对:王扬勇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春节就诊指南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
入院注意事项
|
孕妈妈“黄码”咋个办
|
核酸检测
|
脊柱科普
|
药驾
|
辐射科普
|
甲亢
|
造血干细胞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