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专访】心系患者为良医 身体力行防“风”于未然
傍晚时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市一医院门诊里
依然有不少前来就诊的患者。
“伸出手来,也睁开眼给我看看。”在“肇庆名医”李又佳的诊室里,他像朋友一样招呼前来就诊的患者。在他眼中,新获得的“肇庆名医”称号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不断驱使他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位患者。
“我来自社会基层,最牵挂的始终是患者。”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目前就任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的李又佳在临床一线工作超过24年,他始终抱着满腔热情投身医学,始终从患者角度出发治病救人,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肇庆神经内科的建设,为守护患者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心守护患者健康
“在我小时候,父亲常跟我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于是我在高考报志愿时全填了医学专业。工作以来,父亲的这句话也常绕耳边,一直勉励着我。”李又佳的一番话语道出了他对成为一名良医的决心,他也努力朝着成为良医而砥砺前行。
去年12月,患者小何(化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胡言乱语、行为异常、答非所问、脱衣玩水、抽搐等症状,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后,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医,转入神经ICU进行抢救。抢救期间,小何癫痫难以控制,病情不断加重,直至呼吸机辅助呼吸,各种常规治疗均无效。
考虑到患者病情特殊,李又佳医护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对患者实施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完成4次治疗后,小何抽搐明显减少,镇静剂减量;完成第10次治疗后,小何基本无抽搐,治疗效果明显;仅用22天,小何就成功停用了呼吸机,在神经ICU抢救38天就转至了普通病房,住院141天便好转出院,整个治疗过程非常成功且高效,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和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治疗期间,无论工作有多繁忙,李又佳每天坚持为小何诊治从未间断。小何康复后,为表达对李又佳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绘制了医护人员画像赠给医护团队,感谢他们让自己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脑卒中防治永不停步
医术研究上的坚持和努力,让李又佳练就了过硬医术,尤为擅长脑血管病、各种脑炎、脱髓鞘疾病、脊髓炎、运动障碍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头晕头痛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从医以来,他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论著40多篇,曾获肇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急性脑梗死,即中风目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复发、高致残、高致命性特点。2021年年底,市一医院“脑卒中防治”名医工作室成为第四批肇庆市名医工作室,李又佳任该工作室的领衔专家,通过整合院内优良医疗资源,遵循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指南,针对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患者,采取相应的规范化干预和预防方案。其开展的卒中诊断和康复诊疗、多参数生命体征自动监测、专业的脑血管检查等先进技术,既提供了标准化诊疗服务,又能为复杂、少见、特殊的卒中患者提供多学科、更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面对脑血管病,及时施救尤为关键。李又佳积极宣传推广“时间就是大脑”的救治理念。自2019年起,在医院的坚强领导下,李又佳带领的神经内科联合医务部、脑血管病区、急诊内科、影像科、检验科、药学部、信息部、财务科等相关科室,建成了急性脑梗死(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确保为广大脑梗死患者提供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同时,他还身体力行走进基层广泛宣传普及脑卒中防治,努力让更多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救治经验和技术,让更多群众了解防治知识。
让“肇庆名医”惠及更多群众
创新人才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肇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创新人才集聚,积极参与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在李又佳的带领下,市一医院神经内科打造了一支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实力雄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其中包括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6人。
名医工作室的成立让李又佳感到使命光荣,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非常感谢党委政府对我的肯定和信任,也非常感谢医院对我的悉心栽培。”在李又佳看来,名医工作室进一步增强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激励着广大医生朝着更高水平的医术、更好的诊疗服务迸发,对提升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李又佳表示,“脑卒中防治”名医工作室将持续改善脑卒中医疗质量,切实做好对名医工作室的服务保障,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我市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为肇庆地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医术精湛的名医服务。
来源|神经内科、健康肇庆